第7頁 (第1/2頁)
王東歌/索巴/寶花滿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如此說來,卻跑掉了一人。&rdo;僖宗一直在數著人數。
李義南一笑,說道:&ldo;陛下英明。便是那個用劍之人,他看情形不好,最先逃走,還害死了自己的一名同伴。&rdo;
&ldo;卻是為何?&rdo;孫位問道。
李義南又一皺眉,說道:&ldo;那廝趁我和先帝被圍之際,搶先上了先帝的馬逃走,另外一名南詔武士也騎上我的馬隨他一路逃去。我大唐護衛緊追不放,他見難以脫身,竟突然回身砍了同伴的馬。山路本就狹窄,那馬被砍倒之後便將山路堵上,他那同伴固然被護衛殺死,他仗著先帝的馬快,居然跑掉了。&rdo;
&ldo;這廝真真可惡!&rdo;孫位憤憤然幹了一杯酒。
李義南釋然一笑,說道:&ldo;不過被我們擒獲的三人之中,竟然有個極要緊的人物。&rdo;
&ldo;是什麼人?&rdo;孫位奇道。
&ldo;南詔王子。&rdo;僖宗搶先答道,&ldo;後來我大唐正是用此人,逼迫南詔退兵求和,並締約永不犯我大唐邊界。&rdo;
(按:830‐875年間,南詔不斷進犯大唐,攻破眾多城池,俘獲、斬殺唐人數十萬計。直至875年,西川節度使高駢才將南詔軍驅逐,過大渡河,收復失地。唐宰相盧攜等後來總結說,&ldo;自鹹通(860年)以來,蠻(南詔)兩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西川,徵兵運糧,天下疲弊,逾十五年,租賦太半不入京師,三使、內庫由茲空竭,戰士死於瘴厲,百姓困為盜賊,致中原榛杞,皆蠻故也&rdo;。可以看出,南詔的入侵加速了唐朝的崩潰。)
&ldo;哈哈哈,太好了!他們偷雞不成,反蝕把米。&rdo;孫位也大感暢懷。
&ldo;只是有一件憾事。&rdo;李義南又板起臉。
&ldo;跑了一個武士也沒什麼大不了。&rdo;孫位說道。
&ldo;我是說,那些南詔人居然也不知道此人底細,只知道他是唐人。此人去向南詔王子獻計,並主動帶路。據說他為了這次綁架,潛伏在長安兩年之久,將圍場周圍的山勢地形,乃至先帝狩獵的時間、行蹤探查得一清二楚,是故那南詔王子才相信他,為了貪功,居然背著南詔王,親自帶領眾武士來綁架。想來此人必定懷藏極大陰謀。&rdo;李義南說道。
&ldo;不錯,後來先帝一直在追查此人,可惜始終沒有線索。先帝擔心此人日後還會成為我大唐的禍患。&rdo;田令孜眼中透出一絲憂慮。
僖宗哈哈一笑,說道:&ldo;李愛卿武藝高強,當世無敵。孫先生筆精墨妙,藝絕天下。兩位都堪稱是無雙之國士。阿父更是宏謀廣略,忠心為國。有諸位愛卿在朕身邊,還怕那些亂臣賊子嗎?來,我們吃酒!&rdo;
君臣四人好一場痛飲,小杯換成大盞。孫位和李義南兩人更是越談越投機,竟似成莫逆。酒逢知己,何止三巡。僖宗和田令孜酒量自然不能與他二人相比,早就住了杯。待二人喝光了四大壇宮藏佳釀,也已半醉醺醺。此時已過了二更天,僖宗令人撤席,奉上一爐好茶,然後屏退左右。
田令孜咳了一聲,說道:&ldo;孫先生和李將軍實乃我大唐之棟樑,對皇上的忠心更是無人能比。&rdo;
李義南剛抿了一口茶,聽田令孜如此說話,愣了一下,半晌才將茶杯從口邊拿開。
孫位也暗自奇怪:&ldo;老宦官想幹什麼?為何突然誇獎我二人忠心?&rdo;
只聽田令孜續道:&ldo;咱家說個故事給兩位聽。&rdo;
李義南拱手道:&ldo;田大人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