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之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色已深,朱元璋的書房內燈火通明,燭光搖曳中,宇文軒、麻震天、劉伯溫以及新任的科舉改革倡導者趙文圍坐一堂。窗外偶爾傳來幾聲夜鳥的啼鳴,與室內熱烈的討論聲交織成一幅別樣的畫面。
趙文手持一卷竹簡,神色凝重而堅定:“陛下,臣以為,科舉制度雖為我朝選拔人才之基石,然歷朝以來,多偏重理論而輕實踐。今國家初定,百廢待興,亟需既有學識又具實幹能力之棟樑。因此,臣提議科舉改制,增設實踐考核環節,使理論與實踐並重,真正選拔出能為我大明效力的真才實學之士。”
朱元璋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許:“趙卿所言極是,科舉若只重文墨,難免有紙上談兵之嫌。然改制非小事,需慎之又慎,諸位有何高見?”
麻震天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為,改制可先從地方試起,設立‘實踐營’,讓考生參與地方治理、農耕改良等實際專案,由地方官員及專業人士評定其表現,作為科舉錄取的重要參考。如此,既可避免一刀切之弊,又能逐步積累經驗,為將來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宇文軒點頭贊同,補充道:“此外,還可設立‘才俊榜’,對在改制中表現突出的考生進行表彰,激勵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實踐,形成崇尚實幹的社會風氣。”
劉伯溫撫須微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陛下,此計甚妙。科舉改制,不僅能廣開才路,更能引導士子風氣,使我朝文風昌盛之餘,亦不乏實幹之才。此乃強國富民之根本也。”
次日,朝堂之上,趙文的科舉改制提案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激烈的討論。一部分保守派官員擔憂此舉會動搖科舉制度的根基,紛紛提出反對意見;而另一部分則認為此乃順應時勢,強國富民之良策,力挺趙文。
“科舉自古重文輕武,豈能輕易更改?”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言辭激烈。
“非也,時移世易,科舉亦應與時俱進。”趙文毫不退縮,據理力爭。
正當雙方爭執不下時,朱元璋緩緩開口:“諸卿勿爭,科舉改制乃大事,需從長計議。朕意已決,先在應天府試行趙卿之提案,待有成效,再行推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皆知,皇帝的決定已無可更改。
數月後,應天府郊外的“實踐營”正式建立。來自四面八方的考生匯聚於此,他們不僅要完成傳統的文試,還要參與農耕、水利、治安等多方面的實踐考核。
在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土地上,一位名叫李慕白的年輕考生脫穎而出。他雖出身貧寒,卻勤奮好學,對農耕技術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實踐營中,他不僅成功改良了當地的水利設施,還提出了多項提高糧食產量的建議,深受地方官員和農民的讚譽。
與此同時,麻相、墨舞、雲幻等暗影閣成員也暗中觀察著這些考生。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或潛入民間收集情報,或潛入實踐營暗中評估考生的實際能力,為宇文軒和麻震天提供著寶貴的參考資訊。
在緊張的實踐考核中,蘇晴晴作為軍醫和衛生專家,也時常被邀請至實踐營,為考生們提供醫療支援。她不僅醫術高超,更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心。每當有考生因勞累過度而病倒,她總是第一個出現在他們身邊,用她的醫術和關懷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李鋒作為戰術指揮官,雖然不直接參與科舉改制,但他對趙文的提案深表贊同,並時常與蘇晴晴探討如何將這些現代軍事思想融入到大明的治國理政之中。兩人彼此支援,相互鼓勵,在共同的理想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鳴。
而麻相與雲幻之間,則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與欣賞。麻相精通詩詞,雲幻則勇武非凡,兩人一文一武,互補短長。在多次的合作中,他們逐漸產生了深厚的友情,甚至超越了普通的同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