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2/2頁)
癢癢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有關。
當年一起抗元的義軍中,張士誠、方國珍的力量都不容小覷。後來他們的割據政權被太祖皇帝蕩平,其殘餘的勢力並未肅清,流亡海上的勢力時有勾結日本浪人,侵擾沿海地區,禍患一方。
甚至有些閩浙的大族,也時有為了私利而通倭的事件發生……」
王守仁說著說著,不由地嘆氣:「所以,那個時期,禁止私人海上貿易非常有必要。而朝貢貿易,僅僅只是放到明面上來講的話,就是不知情人口中的『冤大頭』……」
大明初期,不光是日本作亂。蒙古那邊有北元的殘餘勢力,日本、朝鮮、琉球……這些敗在元朝手裡的中亞、西亞小國,都不服大明,也不肯來進貢,大明也不能和元朝一樣橫掃歐亞大陸,太祖皇帝沒有辦法,只能透過禁止私人海外貿易的手段,誘使、迫使萬國來貢。
今貢舶與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貢者,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他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矣。
大白話就是,要想跟我大明朝做生意,得首先向我進貢,承認我作為老大的上國地位!
上國下國的,真不是一句「傳統」決定上下。可海貿利益擺在這裡,割捨不下啊。
外國的使團們不得不千里來朝,進貢的物品不多,拿回去的恩賜從來不少。何況又有大明實行的海禁,洋貨稀缺,使得他們帶來的稀罕物兒也總能銷售一空,訊息一傳開,來大明進貢的使團,很快也就絡繹不絕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