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5頁)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鳳年“嘿”地一樂,被他這股犟勁給逗笑了。其實,他是知道那種被叫作“龍”的東西,只不過是老早以前人們憑著想象杜撰出來的罷了。他已經聽他二弟鳳章給他講過,說有一本叫《本草綱目》的書上就說了,這龍是駝頭、兔眼、蛇項、鹿角、牛耳、虎掌、鷹爪、蜃腹、鯉鱗,是這九種動物的混合體。至於人們為什麼把刨出來的這些能止血入藥的似骨非骨、似石非石的東西叫做龍骨、龍角、龍牙,他也還真是搞不清。看來,還是得等他家鳳章回來問問才能明白的。
事實上,這一具所謂的“龍角”,極像一物件牙,只不過,它的個頭無論從長短,還是從粗細來說,都是要比現代的象牙要大若干倍的。只可惜,王寶龍和趙鳳年卻是根本沒見過,甚至也沒聽說過“象”這種長著一根長鼻子和兩隻大彎牙的龐然大物的。還是趙鳳年想的對,要是趙鳳章在跟前,就一定會把它跟大象聯絡在一起的,因為至少他是知道古時候還有過一個“曹衝稱象”的故事的。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半個世紀之後,這對大龍骨之中的一隻歷經千難萬險,最終輾轉走進漳源縣古椎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大展廳內,併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經古生物科學家們對其進行碳14測定,它的“年齡”為380萬年,重量313?郾4公斤,長3?郾26米,齒根周長78厘米,準確的名稱是“劍齒象門齒”化石。
三
太陽行將落山,遠出覓食的山鵲已經“吱吱喳喳”地叫著開始回窩,飄忽不定的山風漸漸變得安靜下來了。
趙鳳年和王寶龍面對眼前的龐然大物,又有了新的難題——這具龍骨太重了,兩人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把它弄回去。剛才,他們想把它�得豎起來,可使上吃奶的力氣了,卻也只是挪了個窩。看來,別說是一個人扛,就是兩個人抬也休想抬得動它。
趙鳳年拍拍手上的泥土,只好另想辦法:“寶龍哥,咱們別白費這愣力了,我在這守著,你趕快到張村叫老三來吧。估計這會兒羊也該回圈了。”
王寶龍一拍腦門:“嘿,我怎把咱蠻牛給忘了。好,你等著,我馬上去叫他。”言罷,拔腿就走,卻又被趙鳳年給喊住了:“記住,不要聲張,見了誰也不要說,悄悄地把他喊出來就行了。”
王寶龍一怔,但立即就明白了:“知道,我是不會對外人說的。”
按老龍嶺一帶的風俗,挖見寶物,是有“見面分一半”的講究的。也就是說,只要是在現場的人,只要是看見的人,不管你出沒出力,人人都有一份。你若不給,別人不依不說,還得擔個貪財背德的賴名聲。
張村就在老龍嶺下,要從嶺上的老龍圪塔直接下去,得有四五里的坡路,但從這老龍溝順溝出去,也就是裡把地的路程。
時間不長王寶龍已來到了張家樓院外頭。
大龍骨 第四章(1)
一
說起趙鳳堂的神力,其實還有一個很奇特的故事的。
趙鳳堂十三歲那年的伏天,跟他爹到老龍圪塔背後,去犁剛剛割了小麥的畝半麥茬地。趙磨鎖老漢拿著大钁刨砍地邊上新長的楊桃和榆樹菝子,他則趕著牛扶犁耕地。
窮苦人家的日子是最能磨練人的。那時候,趙鳳堂的個頭也就是剛剛比犁杖高出一頭,可耕起地來,“嘚嘚來來”頭頭是道,完全是農事行里老把式的樣子。
牛是一種慢性子牲口,什麼時候也是副不急不躁的樣子,再加上他家的這頭牛已年老體衰,舉步維艱,所以,耕起地來自然就更是慢慢騰騰的。而且,趙磨鎖老漢又心疼牲口,牛走得再慢,也不讓兒子打一鞭子,眼看快晌午了,太陽是越曬越毒,肚子已經餓得“咕咕”直叫,可一圪塔地才剛剛轉完行頭。趙鳳堂倒算不上是個急脾氣,可畢竟還是個半大孩子,到這份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