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zo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弗蘭茨&iddot;約瑟夫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成為了腐朽的大國奧地利的皇帝,這可能是他人生最大的不幸。索菲女親王之所以不支援自己的丈夫成為奧地利皇帝,也有著自己的丈夫絕不可能處理好這個時代錯綜複雜且微妙的政治關係的考慮。她認為自己的兒子聰明、溫柔、有個人魅力,並且是個頭腦清楚的人,寄希望於他能夠處理好複雜的國內國際政治。
1853年2月,義大利革命領導人朱澤培&iddot;馬志尼在米蘭發動了一場僅僅維持了幾個小時的人民起義,一批革命黨被處以極刑,更多的人被判處了終生監禁。在米蘭動亂的同時,維也納發生了一起行刺皇帝的惡性事件。弗蘭茨的頸部受了非常嚴重的傷。兇手是一名匈牙利族的裁縫裡本尼。自然這位勇敢魯莽的暗殺者也被處以極刑。
養傷期間,弗蘭茨頗為深刻地考慮了自己的處境以及整個國家的命運。他意識到自己的皇帝寶座非常的岌岌可危,性命隨時可能會斷送在一個低賤的下等人手中;如果是被著名的革命黨人殺掉大概還能算為了自由與民主犧牲,但是如果死在狂熱的民族分子手裡,可能上帝都會哭泣。
奧地利面臨著普魯士的步步緊逼,被索菲趕下臺的前任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堅持在神聖同盟的旗幟下確定奧地利對德意志地區的統治的正統地位,以期限制並控制普魯士在德意志各邦國的獨立中所能得到的利益。索菲雖然討厭專橫獨裁的梅特涅,但是對梅特涅的政治思想抱有贊同的看法。
1853年的奧地利,有法國、普魯士、義大利的外患,有匈牙利的內憂;英國雖然表面上是奧地利的盟友,但是日不落帝國在歐洲問題上寧願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的態度;俄羅斯一直對歐洲虎視眈眈,尼古拉對弗蘭茨的個人感情比不上國家的利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