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29章 爾梅出獻好計謀
面對著日益緊張的戰場態勢,張鹿安為了後路的安全,不得不收縮兵力,並把驍勇善戰的仇有光部給部署到了運河西岸,增設了四處渡口。
雖然做好了後撤的準備,但是張鹿安卻不願意自己組織的這一次進攻,就這麼無疾而終。
張鹿安召集自己的主要參謀人員開會,商討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總贊畫司總司正王徵說道:
“大帥,屬下認為我們應該立刻撤退了,然後利用運河加強防守,避免陷入清軍的重軍圍剿之中。依屬下看來,清軍的炮兵集合到達本地之日,就是清軍發動全面進攻之時,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張鹿安知道王徵說的是對的,但是他的說法很明顯不能滿足張鹿安此時的心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明軍是肯定要撤退的,只是好不容易調集了六協人馬發動反攻,如果幾乎沒有取得戰果的情況下,就貿然撤退,勢必會對張鹿安的威信以及將士們計程車氣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是張鹿安不願意看到的。
正在這個時候,剛剛進入靖北軍幕府的閻爾梅向張鹿安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大帥,我們為何一定要在正面拼命進攻呢?
清軍的火炮不弱於我,將士的精銳程度更是在我們之上,而且他們剛剛把主帥(陳錦)換掉,新上來的統帥肯定是摩拳擦掌想要大顯身手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敵人那邊,我們沒有多少優勢可言。
他們憑藉著之前構建好的堅固工事嚴陣以待,加上敵軍集中於膠州城一帶,我方很難得到便宜。
屬下因此建議,我們不要從正面硬拼,而是利用小股人馬,將敵人吸引在膠州一帶,然後利用我們的水師優勢,將我軍主力迂迴到清軍的後方,給敵人來一個措手不及的攻擊,並且不給清軍構建堅固防線的機會。”
閻爾梅的建議給張鹿安開啟了一個新思路,一直以來他都在刻意加強建設水師力量,除了承擔運輸和水戰的任務外,在戰術上的應用並不是太多,對於閻爾梅提出來的想法,張鹿安是讚賞不已,隨即詢問細節道:
“閻參謀認為應該從何處著手?”
“卑職從西邊來,看到清軍在沿海地帶的設防還是非常空虛的,如果離開膠州太遠,那麼穿插距離太遠且用時太多,非常容易被清軍發現,清軍會有充足的時間做出反應,顯然不合適;
太近了的話,又容易被清軍給及時發現堵住去路。
因此我建議,把水師主攻點放在琅琊臺。”
“琅琊臺?”
“嗯,對,就是在古鎮口灣西南,昔日的越國一度把都城就建立在此地西北十里處的琅琊城。
越王勾踐在琅琊山建臺,有招攬天下英才之意。
此處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東南有水泊十餘個,水源充足,足可以供應大軍。
西面的琅琊山居高臨下,東面的平地還適合種莊稼,登陸以後這個地方還是可以長期據守,更適合放置我方的後勤物資。
退一萬步說,如果實在堅守不住了,只要留下一定的船隻,還可以將人馬帶到東面海中的齋堂島上。
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之地也。”
張鹿安聽後不住地點頭,對於閻爾梅的說法非常認可。
實際上張鹿安之前也是要求部下組織人力進入山東山區或者沿岸的海島進行據守的,只是後來“經”逐漸被念歪了,張鹿安因為去了江南,由於主政的文武官員沒有相應的理念,導致登萊這邊的明軍幾乎完全放棄了山東東南沿海一帶的據點。
張鹿安回到登萊後,對於這一情況是痛心疾首,但是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如今閻爾梅舊事重提,張鹿安愈加覺得自己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