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1/2頁)
一兩歡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可方才聽了裴珏的話,倒是猜到那侍妾之父就是姜窈的父親姜慶先。
這個姜慶先……
實在是可惡,又好鑽營,那便讓陶榮謙這個做岳丈的去收拾他吧。
皇帝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計較。
他並未將此事說與裴珏、姜窈,只道:&ldo;姜家的家事,以後再說。現下有一事,朕需得讓你們知曉。&rdo;
皇帝遂把大理寺十六年前失火、燒毀了陶榮謙案卷宗的事告訴了他們。
姜窈蹙眉:&ldo;事情不會這麼巧的。&rdo;
這更證實了她外祖是冤枉的。
皇帝挑眉,慢悠悠地道:&ldo;此事是否是巧合暫且不論,但現下沒有當年的卷宗,朕無法替你外祖翻案啊。&rdo;
姜窈心道,誰說翻案一定要當年的卷宗的?
她道:&ldo;陛下容稟,臣女倒有一法子。臣女聽郎、聽左都御史說,當年一事與兵部尚書有莫大的關係,陛下不如詐詐他?&rdo;
皇帝:……
虧他方才還覺得這丫頭是個聰慧的,怎麼轉眼就犯糊塗?朝廷大員,是想詐就詐的?況且那段長青難不成是個傻的?詐他就能知道當年真相?
裴珏卻道:&ldo;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陶公與人和善,被人陷害必定事出有因。臣想,若能查出十七年前段家與陶家是否因事生過齟齬,便可對症下藥。&rdo;
雖說十七年前的事與段長青有直接關係,但那時段長青剛入仕,憑他一己之力怎能害了陶家?
這背後,肯定有段家的手筆。
皇帝意味不明地道:&ldo;當年之事還沒水落石出,你倒是一口一個陷害。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你去辦吧。&rdo;
裴珏還能不瞭解皇帝?他能找他們過來,便是已經認定了當年之事,陶榮謙是冤枉的。
既然皇帝把此事交給了他,他便也應下了。
只是‐‐
&ldo;陛下,段尚書是賢妃娘娘的叔父,臣恐行事有所不便。&rdo;
皇帝沉吟了會兒,便讓李中官給了裴珏一塊令牌,準他便宜行事。
作者有話說:
皇帝:我要搞事了,不咋樣的女婿要留給老泰山收拾。
已經入土的老護國公:小子,我也等你很久了
皇帝:……
第65章 查清
既得了皇帝的旨意, 裴珏回京後便開始著手調查十七年前的事。
只是如今段家勢大,又時隔久遠,查起來並不容易, 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查出了他想要的東西。
而回京後, 姜窈照例日日與裴華玥一道承歡在喬氏膝下。
因裴珏總是不見人影, 喬氏也免不了開始抱怨。
姜窈倒是知道他在為了陶家的事奔波,心裡不大好意思, 便幫著他說話:&ldo;他在行宮伴駕一月,想來衙門裡堆了不少事, 忙些也是常有的。&rdo;
這語氣裡的親暱是藏也藏不住了。
喬氏好笑地看著姜窈, 眼含幾分打趣。
她雖不知在圍場發生了何事, 但這孩子自回京後便不大一樣了, 她還是看得出來的。
喬氏摟了姜窈在懷裡,意味深長地道:&ldo;也就你受得了慎之那性子,處處體諒他。&rdo;
姜窈迎上喬氏那打趣的眼神, 心虛地低下了頭,不自然地道:&ldo;我才不是體諒他呢, 我明明是為了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