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敗,桂繫緊逼,亦感到自身地位岌岌可危。若不聯合陳炯明共同抵禦桂系,
將有唇亡齒寒之虞。於是李厚基按段祺瑞的指示,提供粵軍軍費50 萬元,
子彈600 萬發。
陳炯明既充實了餉械,又免去後顧之憂。
此時孫中山在桂軍後方組織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在他的精心部署下,
7 月中旬,李綺庵、陳策、徐紹禎、周之貞、何剋夫等在江門、新會一帶舉
行武裝起義,組織救粵軍。
廣州省河江防艦隊江大、江固兩艦逃出廣州,加入討桂行列。前省長
李耀漢、潮梅鎮守使莫擎宇也策動舊部響應、擬與陳炯明粵軍裡應外合,討
伐桂軍,從而揭開了驅桂戰爭的序幕。
在這種形勢下,陳炯明於8 月12 日率領粵軍在漳州舉行回粵誓師,兵
分3 路,向廣州方面挺進。
左路軍由鄧鏗指揮,以洪兆麟、丘耀西等部組成,自詔安直趨韓江下
遊,以完全佔領豐順、潮安、汕頭為目標。
中路軍由陳炯明率領,以李炳榮、熊略、梁鴻楷、楊坤如等部組成,
由小溪、平和,進攻饒平、平原而出高陂。
右路軍由許崇清第二軍全部組成,由永定、上杭、武平,進攻大埔、
鬆口、蕉嶺、平遠,以完全肅清韓江上游,佔領梅縣、興寧為目標。
又以張酆村為兵站總監,留守漳州,擔任後方勤務;而鄒魯、姚雨平
等,則以義勇軍名義,在潮汕應援,運動潮梅鎮守使劉志陸的饒光、羅兼柔、
餘鷹揚等部內應。
粵軍士兵久駐閩南,屢受桂軍挫抑,思鄉心切,積憤在胸,廣大士兵
都以破釜沉舟之志,作背水一戰。因此,攻勢凌厲,戰鬥力很強。
左路軍自詔安出發,直奔黃岡、澄海,桂軍抵禦不了粵軍的強大攻勢,
紛紛潰退。
劉志陸屬下衛隊發生譁變,要求汕頭獨立,以抗莫榮新。劉部炮兵營
長餘鷹揚,早受粵軍運動,也乘機宣佈獨立。劉志陸見勢不妙,倉皇逃往海
圻兵艦,趕返廣州。鄧鏗率左路軍攻佔汕頭,駐汕頭方面的桂軍統領周輝甫、
魏耀奎各率所部,投降受編。
許崇清率左路軍由永定向大埔、三河壩方向進擊。先後攻克大埔、蕉
嶺、梅縣、興寧,鋒芒直指尤川、河源、興梅,劉達慶部紛紛向龍川的黃田、
義合撤退。
陳炯明指揮的中路軍,先後攻克梅子嶺、饒平,進至高陂、豐順一帶,
但遭到桂軍卓廷貴部六七千人的頑強抵抗,激戰數天。後因桂軍傷亡慘重,
而潮汕已下、韓江上游也為粵軍攻佔,卓廷貴部始潰退。接著,中路軍進佔
潮安,旋準備向紫金進擊。
廣東督軍莫榮新驚聞喪師失地,忙從後方調撥馬濟第一軍全部、林虎
第二軍大部、沈鴻英第三軍一部、李根源海疆軍一旅等大隊兵馬,直赴惠陽、
河源前線,圖作孤注一擲。
陳炯明除留了30 餘營留守潮梅一帶外,其餘兵力均集中向惠州方向追
擊。
許崇清率領的右路軍一馬當先,首先向老隆出擊。老隆為龍川重鎮,
南抵河源、惠州,北達連平、翁源,地勢十分重要。若老隆失守,將危及河
源,威脅惠州。因此,桂軍投下了不下30 營的兵力死守老隆。8 月底,兩
軍交戰。許崇清軍雖然人數少,但士兵們士氣高昂,英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