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紅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的日子好起來,也是為他們感到開心。
雖然不是自己的親妹妹,但和她們的感情,不比自己的妹妹差,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近期,羊山村還有一件讓村民們開心的事情,那就是村子裡正在拉電線杆。
村民們非常開心,因為年底之前,村子裡也能用上電了。
到時候弄臺黑白電視機,美滋滋。
這個年代,村裡沒電,沒電視機,少了不少樂趣,有了電就可以新增一些電器。
而黑白電視機,絕對是這個年代的首選產品。
家家戶戶,估計沒有誰不想擁有一臺電視機。
但有一點,不是誰都買的起。
也不是誰家都捨得買。
幾百塊錢的東西,對於農村來說,不是那麼容易拿的出來的。
平時掙點錢,除去生活費,養兒育女,各種花銷,沒有幾塊餘錢。
生個病啥的,也看不起。
不說農村,城裡的職工,一個月也就六十左右的工資,一年到頭,也就不到一千塊錢。
除去開銷,也存不下多少。
當然,這個年代的物價與工資成對比,所以比較經花。
這是有工作的,沒工作的那一批,其實城裡人更難混。
除非做生意,乾點別的,不然,鄉下人和城裡人的生活都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不管哪個年代,什麼時間,有多困難,社會上,都會有一些比較有錢的人。
至於他們的錢從哪裡來的,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只不過在農村,這個年代的農村人,家家戶戶的情況都差不多。
沒錢,沒米,沒存款。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農村的生活水平會漸漸的改善。
先不說掙多少錢,最起碼地裡的收成上去了,有了化肥,農藥和雜交水稻,莊稼產量高,天天能吃上大米飯,白麵饅頭已經不是夢。
生活水平上去了,手裡有了餘錢,大家的追求也就上去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從六、七十年代吃不飽,穿不暖,到八、九十年代,能吃飽,穿暖,開始更多的追求和娛樂。
首先買腳踏車、電視、音響、冰箱、洗衣機,vCD,DVD,錄音機,甚至是空調等等。
再到後來,摩托車、小汽車、房子等等。
兩千年以後,這些東西能買的起的人也越來越多。
再往後,馬路上的汽車開始越來越擁擠,有的時候早上上個班,都要堵上幾個小時。
買了車,沒地方停,只能停在馬路邊,還要擔心會被拖走,或交費停車等。
而城市裡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越建越高。
相對來說,現在的大街上,行人比車子多,要麼就是騎腳踏車,要麼就是走路。
車子,都是一些農用拖拉機,卡車等。
晚飯後。
張二狗把陳曉清、陳萍萍叫到身邊。
“二狗哥哥,有事嗎?”陳萍萍小聲的問道。
陳曉清望著他,等待他把話說下去。
張二狗掃了姑侄女一眼,不得不說,在自己家做了數個月的保姆,生活條件上去了,每天有魚有肉,天天有白米飯、有餃子吃,身體也養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營養跟上去了,二人的膚色也更好,個子又長了一些,有了血色,也更漂亮了。
“上個月你們倆的工資,今天發給你們。”張二狗說著,就從口袋裡取出了一把大團結拿在手上。
二人一喜,終於到了發工資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