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皇帝在遼東的佈置 (第2/3頁)
濤聲伊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熊廷弼不明所以,但還是請內官至自己的營帳裡。
幾名錦衣衛默契地守在外面,手按腰間的繡春刀,誰也不準入內。
見沒有了外人,內官一臉嚴肅,取出一卷密封的黃綾,對熊廷弼說道:“聖密旨,熊廷弼跪接。”
熊廷弼愣怔了一下,按下心中翻騰,跪倒磕頭,“臣熊廷弼接旨。”
內官將密旨交到熊廷弼手中,說道:“聖密旨,只與熊大人一人觀瞧,雜家半眼也不敢看,半字也不敢入耳。聖還有吩咐:此密旨隨看隨焚,不可使一字留存於天壤之間。”
熊廷弼心中更是驚疑,驗看密旨封印,確實完好無損。
至於內官,為了避嫌,已經走到帳篷門口,揹著手、臉向外面。
心情複雜忐忑地拆開密旨,熊廷弼看到的是並不算優美工整的毛筆字,首先映入眼簾的文字資訊更讓熊廷弼皺緊了眉頭。
“……據密報,廣寧中軍遊擊孫得功已投敵……熊卿當急援廣寧,扶傷救敗,收拾殘黎,猶可圖桑榆之效。若倉皇風鶴,急急入關,此則私心短見,殺身而無辭公論……”
說是密旨,倒更象是密信,沒有正式下旨的駢五駢六,就是在講述,在交代,在指示。
字不好看,文詞也略顯通俗,但熊廷弼的臉色越來越是鄭重,越來越是嚴峻。
“……熊卿若此時堅守廣寧,捐軀殉封疆,豈非節烈奇男子?”
讀到這一句,熊廷弼微抿嘴角,眸中閃出精光,臉現出絕決之色。
沒錯,熊廷弼與王化貞不和,歷史廣寧之敗後,也確實有看王化貞笑話的心思。
但他盡棄遼西,退入山海關,卻是一生最大的敗筆。
或許是熊廷弼認為形勢已不可挽回,民心士氣崩潰,東虜挾大勝之勢已不可抵擋。
可能也有人為熊廷弼辯解,認為廣寧失陷後,東虜並未深入遼西,那是事後諸葛亮,最多也不過是熊廷弼誤判。
而史書記載的冰冷事實,卻是:東虜佔領廣寧後,接連攻陷義州、平陽橋、西興堡、錦州、大淩河、右屯衛、團山等四十餘座城堡,得糧草物資無數。
另外,努爾哈赤還下令把遼河以西的百姓,驅趕到遼河迤東盡行屠戳,慘絕人寰。
這段歷史朱由校是知道的,儘管不詳細,可只“慘絕人寰”就讓他切齒憤恨,難以接受。
穿越以來,朱由校一直在想辦法如何避免發生在天啟二年初的廣寧之敗。
透過朝廷顯然是行不通的,朝堂位王化貞背書的人太多了,少年皇帝說的話壓根沒人聽。
直接給王化貞下旨?別鬧了,你下旨透過內閣了嗎?對於這些士大夫眼裡如同“亂命”的中旨,他王化貞必然會理直氣壯的拒接。
所以,朱由校只能把賭注壓在熊廷弼身。
盡人事而聽天命,朱由校努力了,至少能讓他的愧疚少一些。
誰讓他這個皇帝做不到真正意義的“一言九鼎”和“出口成憲”呢。
不過,他相信熊廷弼會遵照密旨行事,而不是那些自詡風骨硬挺的腐儒,拒接他的密旨。
因為從歷史來看,熊廷弼雖然不是完人,但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一個被史書贊為“有膽知兵”的將領,初至遼東,為了穩定軍心民心,敢“耀兵奉集”,又怎麼會是懦夫?
至於廣寧能不能守住,在朱由校看來,如果措置得當,應該有六七成的把握。
要知道,廣寧是扼守遼西的軍事重鎮,是山海關的門戶之地,更是大明王朝在東北的最高軍事機關駐地。
數十年的經營,城池堅固,糧秣充足,城內還留有一萬多守軍,放棄周邊諸堡,收攏敗兵,得到三萬多人馬還是大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