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1/2頁)
金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段正淳低下了頭,羞愧無地,心想歸根結底,都是由自己風流成性起禍。
保定帝走回坐入椅中,說道:「巴司空,傳下旨意,命翰林院草制,冊封我弟正淳為皇太弟。」
段正淳吃了一驚,忙跪下道:「大哥春秋正盛,功德在民,皇天必定保佑,子孫綿綿。這皇太弟一事盡可緩議。」
保定帝伸手扶起,說道:「你我兄弟一體,這大理國江山原是你我兄弟同掌,別說我並無子嗣,就是有子有孫,也要傳位於你。淳弟,我立你為嗣,此心早決,通國皆知。今日早定名份,也好令延慶太子息了此念。」
段正淳數次推辭,均不獲準,只得叩首謝恩。高昇泰等上前道賀。保定帝並無子息,皇位日後勢必傳於段正淳,原是意料中事,誰也不以為奇。
保定帝道:「大家去歇歇吧。延慶太子之事,只可告知華司徒、範司馬兩人,此外不可洩露。」眾人齊聲接旨,躬身告退。巴天石去向翰林學士宣詔,草制冊封。
保定帝用過御膳,小睡片刻,醒來時隱隱聽得宮外鼓樂聲喧,爆竹連天。內監進來服侍更衣,稟道:「陛下冊封鎮南王為皇太弟,眾百姓歡呼慶祝,甚是熱鬧。」大理國近年來兵革不興,朝政清明,庶民安居樂業,眾百姓對皇帝及鎮南王、善闡侯等當國君臣均甚愛戴。保定帝道:「傳我旨意,明日大放花燈,大理城金吾不禁,犒賞三軍,以酒肉賞賜耆老孤兒。」旨意傳了下去,大理全城百姓更歡忭如沸。
到得傍晚,保定帝換了便裝,獨自出宮。他將大帽壓住眉簷,遮住面目。一路上只見眾百姓拍手謳歌,青年男女,載歌載舞。大理國種族繁多,當時中原人士視大理國為蠻夷之地,禮儀與中土頗不相同,大街上青年男女攜手同行,調情嬉笑,旁若無人,誰也不以為異。保定帝心下暗祝:「但願我大理眾百姓世世代代,皆能如此歡樂。」
他出城後快步前行,行得二十餘裡後上山,越走越荒僻,轉過四個山坳,來到一座小小古廟前,廟門上寫著「拈花寺」三字。佛教是大理國教,大理京城內外,大寺數十,小廟以百計,這座「拈花寺」地處偏僻,無甚香火,大理人多數不知。
保定帝站在寺前,默祝片刻,然後上前在寺門上輕叩三下。過得半晌,寺門推開,走出一名小沙彌來,合十問道:「尊客光降,有何貴幹?」保定帝道:「相煩通報黃眉大師,便道故人段正明求見。」小沙彌道:「請進。」轉身肅客。保定帝舉步入寺,只聽得叮叮兩聲清磬,悠悠從後院傳出,霎時之間,只感遍體清涼,意靜神閒。
他踏著寺院中落葉,走向後院。小沙彌道:「尊客請在此稍候,我去稟報師父。」保定帝道:「是。」負手站在庭中,見庭中一株公孫樹上一片黃葉緩緩飛落。他一生極少有如此站在門外等候別人,但一到這拈花寺中,俗念盡消,渾忘了自己天南為帝。
忽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笑道:「段賢弟,你心中有何難題?」保定帝回過頭來,只見一個滿臉皺紋、身形高大的老僧從小舍中推門出來。這老僧兩道焦黃長眉,眉尾下垂,正是黃眉和尚。
保定帝雙手拱了拱,道:「打擾大師清修了。」黃眉和尚微笑道:「請進。」保定帝跨步走進小舍,見兩個中年和尚躬身行禮。保定帝知是黃眉和尚的弟子,舉手還禮,在西首一個蒲團上盤膝坐下。待黃眉和尚在東首的蒲團坐定,便道:「我有個侄兒段譽,他七歲之時,我曾抱來聽師兄講經。」黃眉僧微笑道:「此子頗有悟性,好孩子,好孩子!」保定帝道:「他受了佛法點化,生性慈悲,不肯學武,以免殺生。」黃眉僧道:「不會武功,也能殺人。會了武功,也未必殺人。」
保定帝道:「是!」於是將段譽如何堅決不肯學武、私逃出門,如何結識了木婉清,如何被號稱「天下第一惡人」的延慶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