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廉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陶弘景(456-536)成年時,王羲之去世僅120 年左右,所以有的專家認為陶弘景的資料可信程度很高。包世臣、麥華三、餘嘉錫、徐邦達、李長1 詳見《王羲之生平家世幾個問題的考辨》、《王羲之王獻之年表與東晉大事記》前言。兩文分別載《王羲之研究》、《王羲之王獻之年表與東晉大事記》兩書。
2 [清]魯一同:《王羲之年譜》,引文中括號內按語原文如此,沈子善:《王羲之研究》,正中書局民國三十七年(1948 年)版。
1 潘岳:《王羲之與王獻之》,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 年第1 版。
路都認為,王羲之生於公元303 年,卒於361 年是正確的。
根據有關文獻,透過上述四說對比分析,筆者採用第四說,即王羲之生於公元303 年(西晉惠帝太安二年),卒於公元361 年(東晉穆帝昇平五年)。王羲之生於公元303 年,無疑是迄今為止說服力較強的一說,但決不意味對王菱之的生卒年沒有討論的必要。筆者發現&ot;303 年說&ot;與《世說新語&iddot;排調》很可能發生矛盾,現將原文錄引如下:簡文在殿上行,右軍與孫興公在後。右軍指筒文語孫曰:&ot;此啖名客&ot;。簡文顧曰:&ot;天下自有利齒兒&ot;。
從引文推測,上述事件如果發生在司馬昱即位做了皇帝(簡文帝)以後,也就是公元371 年至372 年,這期間按&ot;303 年說&ot;王羲之早就不在人世了。作為&ot;纂緝舊文,非由己造&ot;(魯迅語)的《世說新語》,對它的記述,是不能忽視的。
二、《蘭亭序》的真偽問題
《蘭亭序》真偽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清末李文田就曾懷疑此帖的文章和字都是後人偽託的。1965 年,郭沫若又重新提出懷疑,很多人發表文章,立刻引起熱烈的爭論,有的人贊同郭沫若的意見,有些有名望的人如章士釗、高二適、商承祚等則反對郭沫若的看法。
郭沫若的文章,是以出土的東晉書跡,即1965 年1 月10 日新疆吐魯番出土的晉人寫本《三國志》殘卷和南京出土的王謝等墓誌為依據。郭沫若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1中說:&ot;五種墓誌(《謝鯤墓誌》、《王興之墓誌》、《顏劉氏墓誌》、《興之婦墓誌》、《劉尅墓誌》)只是三十五年間的東西??在這兒卻提出了一個書法上的問題,那就是在東晉初年的三十幾年問,就這些墓誌看來,基本上還是隸書的體段,和北朝的碑刻一致??這對於傳世東晉字帖,特別是王羨之所書《蘭亭序》,提出了一個很大的疑問。&ot;&ot;王羲之和王興之是兄弟輩,他和謝尚、謝安也是親密的朋友,而《蘭亭序》寫作於永和九年,,後於王興之婦宋和之之死僅五年,後於顏劉氏之死僅八年,而文字的體段卻相隔天淵。《蘭亭序》的筆法和唐代以後的楷法是一致的,把兩漢以來的隸書筆意失掉了&ot;。
郭沫若干1972 年又發表文章說:&ot;看到兩種晉人寫本《三國志》殘卷,自然而然又聯想到相傳為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帖》的真偽問題。這個問題,七、八年前曾經熱烈地辯論過,在我看來,是已經解決了。不僅帖是偽造,連序文也是摻了假的。看到這兩種《三國志》的晉抄本(即前寫經類所舉例),又為帖的偽造添了兩項鐵證。字型太相懸隔了,真是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兩相對比,一目瞭然,可以無容多話&ot;。2當時爭論涉及到許多問題,且文章很長,這裡不能一一引錄。筆者感到此後有些學者的論點倒是很有價值的。範正紅在《略論東晉書壇與王羲之書1 載《文物》1965 年第6 期。
2 《新疆新出土的晉人寫本(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