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廉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當與安石東遊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閒曠,衣食之餘,欲與親知時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懷引滿,語田裡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土,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願盡於此矣。2王羲之過著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享受人間的天倫之樂。王羲之辭官後隱居於浙江剡縣(今嵊縣)金庭。這是在他任會稽內史時,遣人行視選定的。這當然不是隨意確定的,因為剡多名山,被稱為福地。&ot;入判經金庭,見五老、香爐、卓劍、放鶴諸峰,以為奇麗幽緲,隔絕世塵,眷戀不能已!遂築館居焉。從之者夫人郗氏、乳母畢氏、中子操之。&ot;1唐代裴通說:&ot;越中山水奇麗判中為最,剡中山水奇麗全庭為最。&ot;白居易亦說:&ot;越有桐柏之金庭,養真之福地,神仙之靈墟,亦三十六洞天之一。&ot;傳說山上有靈芝,&ot;嘗聞異香,泉則石髓金精,清馨甘冽,時值仙人,從古下死,真天之絕境也。&ot;王羲之迷戀山水,信仰道教,判之金庭對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金庭白雲洞,傳說是王羲之始祖王子晉吹笙處。出於對祖先的崇敬,這也是王羲之擇金庭而居的原因之一。
王羲之辭官後沒有繁瑣的政務糾纏,用不著在官場朝廷間周旋,更不要在枯躁無味的案犢疏奏上勞神。顯然在精神上是得到了解放。然而他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這畢竟是件很遺憾的事。謝安對王羲之說:&ot;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人別,輒作數日惡。&ot;王羲之說:&ot;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ot;2王羲之當時他已到五十三歲的暮年,&ot;衰老之弊日至&ot;,傷心痛苦的事接踵而來。其一是兩個孫女夭折,1 《晉書&iddot;王羲之傳》。
1 浙江嵊具《金庭王氏族譜》。
2 《晉書&iddot;王羲之傳》。
心靈巨創;其二是病魔纏身。痛苦不堪。
王羲之是一位感情豐富而細膩的人。延期的女兒&ot;四歲暴疾不救&ot;,另一個孫女即官奴的女兒玉潤,也是幼年因急病而亡。王羲之在《延期官奴帖》中說:&ot;十日之中,二孫夭命&ot;1,他還在《二孫女夭殤帖》中稱&ot;二孫至此&ot;2。對於兩個孫女的夭折極度哀痛,他曾說:&ot;吾已西夕,情願所鍾,唯在此等。(指兒孫)。&ot;3自己已到夕陽西下之年,把感情、心願凝聚在兒孫身上,目前是老者未去,幼者先亡,使王羲之&ot;傷惋之甚,不能已已。&ot;王羲之信奉道教,認為服食可以成仙得道,延年益壽。所以早就養成服食習慣,到了晚年有更多的時間到深山中採集藥石,加之摯友周撫經常送些&ot;胡桃&ot;、&ot;青李&ot;、&ot;來禽&ot;等眼食所須之品,服食從不間斷。
藥石並沒有使王羲之長生不老,相反損害了他的健康,其晚年的病痛,他自己有很多這方面的陳述:鄙疾進退,憂之甚深。僕進下數日,勿勿腫劇,數爾進遲,憂之轉深。
亦不知當復何治。得散力,煩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經日。
吾腫,得此霖雨轉遽。吾遂沉滯兼下,如近數日,兮無復理。
吾昨暮復大吐,小啖物便爾。
吾此日極不快,不得眠,食殊頓。吾胛痛劇灸不得力,至患之。1五六日來小差,尚甚虛劣,且風大動,舉體急痛。
僕下連連不斷,無所一欲。啖輒不消化,諸弊甚,不知何以救之。
王羲之少患癲癇,一二年輒發一次。晚年多病,這是他長期服藥行散產生的惡劣後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ot;吾服食久,猶為劣劣&ot;3,服藥短暫的快感換來的終日病痛。由於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