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廉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狀如運算元,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昔宋翼嘗作是書,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見繇,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每作一[撇],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彎發;每作一點,如危峰之墜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趨驟。
狀如驚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虯龍之婉蜒,謂其妙也;若鸞鳳之徘徊,言其勇也。擺撥似驚雷掣電,此乃飛空妙密,頃刻沉浮。統攝鏗鏘,啟發厥意,能使昏迷之輩,漸覺稱心;博識之流,顯然開朗。
本文列入第二要點的是&ot;啟心&ot;,所謂啟心,就是啟迪心意,要求作者在書法這一抽象的藝術中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意向,做到書意和心意一致,這是一種很高的要求。晉成綏公《隸字型》雲:&ot;應手隱心,心由意曉&ot;,即要求書法有意境。蔡邕《筆論》:&ot;縱橫有所象者&ot;,&ot;象者&ot;不是指象物的外形而是指某種形態的精神氣勢,不是用點、畫、字的外形如驚蛇、楚浪、虯龍??字的形體結構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各種字型都有一定的特徵規範,書法不能超越這個規範,但這也不是刻板的,不可變化的,但要求萬變不離其宗,在變化中仍要保留字型的基本面貌和總體風格的一致,字的點畫遠近安排必須和諧適當;點畫的佈局應該精心研究,點畫的疏鬆、緊密&ot;相附&ot;做到疏密有致,字要寫的方圓周正。這裡的&ot;圓&ot;指結體,胡小石在《書藝略論》中對方圓的特定含意作了這樣的闡述:&ot;凡言用筆,首辨方圓。方圓之分,形貌外須注意其使轉之跡:方者多折,斷而後起,昔人譬之為折釵股;圓者轉換不斷。&ot;研習書法首先要知道筆勢的源本由來,各種書體的筆意,融古今書法為一體,做到&ot;古不乖時,今不同弊&ot;。1
視形章第三
視形象體,變貌尤同;逐勢瞻顏,高低有趣。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精研,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鐵點銀鉤,方圓周正。起筆下筆,忖度尋思,引說蹤由,永傳今古,智者榮身顯世,方懷浸潤之深;愚者不俟佳洪,如暗塵之視錦。生而知者發憤,學而悟者忘餐。此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
金書錦字,本領為先。盡說安危,務以平穩為本。分間布白,上下齊平,均其體制。大小尤難,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自然寬狹得所,不失其宜。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諸;豎則直,若春筍之抽寒谷。
通篇結構,分間布白、行與行之間要寫得&ot;上下齊平&ot;、字必須寫得&ot;均其體制&ot;,&ot;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ot;。但有人持不同觀點,清代包世臣曾經說&ot;古帖字型大小頗有相逕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ot;2筆者認為兩人所說都是對的,《視形章》是對所學者學習篆、隸、楷書體而言的,而包世臣講述的是草書。
如果草書寫得&ot;上下齊平&ot;,字寫的一樣大小還有什麼藝術性可言呢,如果篆、隸、楷體寫得大小懸殊長短參差很大,怎能成立呢!試想上述兩文的作者均是大家,他們的理論決不會發生如此大的漏洞。
說點章第四
夫著點皆磊落似大石當衢,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各稟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