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1/3頁)
範克明/周亞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清楚表明,張學良之殺楊不是偶然的。說是楊專權跋扈也好,是權力之爭也好,總之楊之所作所為已成為東北政權內部的不安定因素和嚴重威脅,既是他要孤注一擲,張學良也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當然,也有不以為然的,如認為問題是存在的,但並不那麼嚴重,主要是張學良多疑,或謂這是以私廢公,公報私仇等;有的說是因為日本人的挑撥,還有的說是中了南京方面的反間計,因&ldo;張之殺楊,主要因為楊與白崇禧勾結,白要楊&l;推翻張學良,取而代之&r;,蔣介石探知,密告張,要他&l;先下手為強&r;。&rdo;……
這些說法,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不過,若只強調某一點,以偏概全,特別是忽略了促使張學良必欲除之的他的親日問題,也是欠妥的。至於說,還有的認為楊、常有能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做,&ldo;使東北當局的對日對蘇交涉失掉了樽俎折衝的人,東北外交完全委之於南京政府&rdo;,導致了東三省的迅速淪喪,似乎是闖了大禍,這就更未免言過其實了。
對楊、常事件究竟應當怎麼看?它的真相和內幕究竟是怎樣的?這是個比較複雜而又無法迴避的問題,有必要再作些專門的研究、探討。而這,顯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且待另闢專題,詳加評析。
--------
1 引自1987年10月20日《文摘周報》盧瑞升的摘編文章,原作發表於《文化周報》,作者:王海、連義。
2 張華柱,《遼寧錦縣張作霖墓園》,載1987年2月5日《西安晚報》。
35 張同新:《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4 周毅:《為國家統一而矢志奮鬥的張學良將軍》,西安事變五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未刊稿。
67 丁雍年:《張學良東北易幟述評》,張學良暨東北軍史學術討論會論文,未刊稿。
89 常城:《再論&ldo;槍斃楊、常&rdo;》,見《社會科學輯刊》1986年第3期。
張學良傳--楊常事件
楊常事件
在東北政權中名噪一時的楊宇霆、常蔭槐,究竟是兩個怎樣的人?楊常事件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它的實質和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這還得先作點歷史的回顧。
楊宇霆,宇鄰葛(自比諸葛亮之意),1885年8月29日生於遼寧省法庫縣城東十五里的蛇山溝村。他早年曾赴日本學習軍事,歸國後正值趙爾巽督奉,他被調進奉天軍械局,負責軍械廠的安全工作,以軍紀嚴明、治廠有方而著稱,很快升任軍械局局長。不久,又當了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參謀、總參議,併兼任兵工廠督辦,權傾朝野,成為張作霖手下的紅人。
隨著地位的不斷上升,他的權欲和野心日益膨脹,持才傲物,不可一世。尤其張作霖皇姑屯遇難,楊認為張學良壓不住陣腳,大有東北第一把交椅捨我其誰之概,野心更加發展。但不料事與願違,大家還是推戴張學良主政東北,楊宇霆的美夢破滅了。當時張學良任命他為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他拒絕了;讓他當黑龍江省軍務督辦,他也不幹。張學良看他顯然有情緒,就勸他權且出國考察(其實,真若如是,那還不失為明智之舉,但他偏不離開東北半步,偏要逞強,終於走上了絕路),他也加以拒絕。而他對張學良的態度則更驕橫了,談話&ldo;一如訓飭子弟&rdo;。&ldo;有一次某處長求見張學良不得,找到楊宇霆,楊怒道:&l;漢卿已承先業,還是這樣懶怠,這怎麼得了,我去告誡告誡他。&r;說著便帶領那位處長來到張學良住宅問衛兵:&l;司令起床了嗎?&r;衛兵答:&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