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子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造物紀實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九章歷史的塵埃獨自在漆黑地表馳騁的李良停了下來。
他發現了一些本不該屬於這裡的痕跡。
說來奇怪,阿諾也曾來過這裡,但硬是沒有任何發現,可李良只是動用常規手段略一探索,便能有所斬獲。
是巧合?
懷揣著疑問,李良登下穿梭機,踩上堅硬的地表,朝著前方高聳的、帶著灰色岩石質感的物體走去。
它像一根從地下冒出的筆直地刺,在一眾嶙峋怪石和坑窪中鶴立雞群。
形狀規則,可正是如此,才和這顆無人星球格格不入。
那意味著極有可能是人造物。
出自大自然之手和其他同時代人類之手的可能性一樣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前者不用多說,後者則是因為,現在的絕大部分人類,都沉湎於虛擬世界,現實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吸引力。
基本不可能會有人在茫茫星海中選中這顆星球,再特地花上至少幾個月的時間,專門輾轉至此,只為了搞些顯眼的玩意留個紀念。
那麼,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嗎?
李良如此想的原因是,這片星域在資料之中沒有任何關於生命與文明的標註。
標註和具體的史書資料不同,後者收錄於華胥儲存空間內,人類只擁有閱讀權力,無法修改或是下載,星圖示註則可以。
這意味著關於生命星球的標註,能夠與時俱進,且不會丟失。
而且,關於生命星球的標註,可以一直沿用很多年。
標註分三種:一種是剛剛誕生生命,第二種是存在智慧生命體,第三種則是曾經存在過生命。
這三類標註,能基本囊括現在或以前出現生命的星球。
δ恆星系,不具備其中任何一種標註,也就是說,在資料認定的觀念裡,李良腳下的行星從沒有誕生過任何生命,是一顆徹頭徹尾的死寂行星。
這是資料中的資訊,是能從華胥陳列的資料中檢索到的資訊。
那麼假如前方的東西是人造物,事實就極有可能會和資料相悖。
那將意味著,華胥有所隱瞞。
因為依照華胥的能力,絕不至於對此無知無覺,更別說他儲存資料的部分裝置就在這顆行星上。
心有疑慮的李良調出星圖,分析各項資料。
他發現,這顆行星剛好處在宜居帶上,距離恆星的距離不遠不近,不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是生命出現的溫床。
行星的另一面,有著極為廣闊的不均勻凹陷,就好像那裡曾經存在過某些穩定存在的液體。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海洋。
有海洋,有意味著一定有大氣和大氣層,那是防止水蒸氣散溢在太空中的關鍵,沒有大氣層,絕無可能有海洋。
可是現在,這些都沒了。
李良心裡咯噔一聲,快走幾步,趕到了那座疑似人造物的物體前。
撥開厚厚的灰色積塵,一段又一段影象和文字出現在眼前。
是塊石碑。
人會死,文明會衰亡。
很少有例外。
於個人而言,名垂千古大概能算是種追求,身死,名字和事蹟卻會一直流傳,那麼假如把個人替換成文明,又希望去做些什麼呢?
是任憑文明的屍體消失在寂靜的宇宙中,還是會留下些什麼,來證明自己來過?
拂去石碑上的積塵、看完其上圖案的李良,知曉自己遇上的是後者。
雖有過許多疑問,比如為什麼石碑上的文字是華胥空間人類通用的,比如為何地表的所有生命活動痕跡都消失不見,比如華胥的儲存裝置在哪兒、為什麼要掩蓋此地曾存在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