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子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速度,以及晉階見習造物的快慢。
“有,但是不多。”
七號的回答總是那麼戳心窩子:“亞人的人口並不多,文明層級也原始落後,就算有進項,也遠不夠維持之前的時間流速。
所以,小宇宙的時間流速,需要慢下來了。”
要在時間上動手腳,需要耗費難以想象的鉅額造物能量,改動越大,消耗便越是劇烈,越是驚人。
最開始,現實一天,致遠星上就會過去一億年。
緊接著,恐龍滅絕以後,造物能量的儲備便不足以支撐如此懸殊的時間差,所以降低到了現實一天等於致遠星數十萬年的程度。
現在,致遠星同現實時間的差距又將被近一步縮小。
“生命的誕生需要漫長的時間,沒有人比咱們上司更明白這一點,所以,咱們倆才有啟動資金,那本就是為了跨越生命誕生,直抵複雜生物產生的階段。”
七號解釋道:“咱們很幸運,在龐大的能量消耗完之前,手底下就培育出一個初級文明,有了繼續前進的可能。
但這並不容易,不是每次嘗試,行星上都有生命誕生,起碼九成的編外造物,倒在這個階段,結果就是他們仍舊作為普通生命,過完原本該過的一生。”
繫結輔助造物,是一個登天的機會,但也僅僅只是機會而已。
絕大多數編外造物,都泯然眾人。
他們的權柄和能力,都在足以影響現實之前便胎死腹中,沒法發揮。
這麼一說,羅桓頓時覺得自己還是蠻幸運的。
起碼手底下有了較為原始的文明,這意味著他能夠從中汲取能量,繼續他作為造物的生涯,而不是庸碌的死去。
接下來,羅桓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亞人文明再一次出現,並逐漸進步。
“森林亞人的城市,是最為原始的農耕文明,屬於行星文明的初級階段,老羅你選中的人列倫,即使重建城市,也仍然會在這個範疇之內。”
七號把仍然居於行星上的文明劃分為一級文明,從原始的部落到現今的藍星聯邦,以整個宇宙認定的標準來看,都處於一級文明的範圍之內。
農耕文明,就是一級文明的。
“藍星上,有對文明劃分的標準,叫做卡爾達肖夫指數,最開始的時候,這種計算方式粗略地將宇宙文明分為三個部分。
這種劃分方式對一型文明的定義是:可使用母星上的全部能源。
但根據計算的公式,按照這個標準,藍星過往的文明都達不到一型文明的層次,所以出現了零型文明的說法。”
這時,七號擺出了否定的手勢:“但是,在宇宙高等文明認定的標準中,只要沒法大規模離開母星,在其它星球長久地生存,都屬於一級文明的範疇,不存在零級、零點七級文明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