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第1/2頁)
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的人一旦放出去,除非是運氣極好,否則很難是有什麼建樹的。
「這一處小島上幾乎沒多少人家,也都是民風淳樸之人,與其到旁處去,倒不如在這裡安家,日後大清的船隊出海路過這兒也可以歇歇腳,補充一下物資。弘曆那一邊你就別跟著去了,別到時候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呢。」胤禎囑咐道。
還能怎麼樣呢,到底是自家兒子,總得要指一條明路吧。
弘春不是個能受氣的人,若是論到心狠,不比弘曆差,但是手段就比弘曆差太多了,若是跟著弘曆,順利的時候還好,不順利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被丟出去擋刀。
弘春就幹不了費腦子的事兒,倒不如找個小地方安安穩穩的呆著,依託著大清也能賺些銀子,自由自在,平平安安。
這是胤禎對自己長子最後的安排了,這也就是自己孩子,換做是旁人的孩子,能幹得出這種勾當來,被人當刀使也活該。
弘春含含糊糊地應了下來,父子倆相顧無言,早些年的父子情深,到了這會兒早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弘春也明白自己做了錯事,被查出來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家阿瑪饒不了自己,就是沒想到,阿瑪會狠到一點餘地都不給他留,直接把他發配出去了。
不光是把他一腳踢開了,連同弘曆這個做皇子的,都未能倖免。
這些個偏心眼的阿瑪,確實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弘春不後悔動手,要後悔也是後悔事情沒再做得更縝密一些,本以為天衣無縫的,誰能想到弘曆那邊兒早早的就被皇上監視了,以至於順藤摸瓜,把事情查得一清二楚。
弘春是懷著憤恨離開的,不過他也確實聽了自家阿瑪的安排,而沒有接受弘曆的招攬,誰讓胳膊擰不過大腿呢,弘曆自己都淪落到這般地步,可見也不是個多厲害的。
至於弘曆,他倒是真的後悔了,若不是為皇阿瑪抓到了證據,而且又是謀害堂弟這種事情,朝堂上的反對聲不至於才這麼一點兒,皇阿瑪也不能這麼輕而易舉的就把他扔出來。
他說是沒有去拉攏弘春,在朝堂上循序漸進,也是很有可能得到那個位置的,皇阿瑪雖然精明,但畢竟已經老了,弘昭再是出身高貴,再是聰明,可卻足足小了他十五歲。
這中間的時間差,原是他最好的機會,可一旦到了海外,那就鞭長莫及了,不知道這機會將來是便宜了三哥,還是便宜了五弟。
甭管怎麼著,隨著弘曆的出海,朝堂上一部分人也跟著收了心,皇上子嗣少,能折騰的也就這麼一個。
二皇子與世無爭,又因為破了相,早早就跟大位無緣了。
三皇子性子活泛,常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說好聽點兒是不拘一格,說難聽點就是個人來瘋,不穩重,也不聰明。
至於中宮所出的嫡公主弘昭,這位雖然沒上朝,但存在感一直都不給,有理親王府立世女的先例在,難保皇上不會起同樣的心思。
而且這位公主名聲在外,光是給她啟蒙的那幾位先生,用來給正兒八經的太子啟蒙,都會讓人覺得過於鄭重,給一位公主啟蒙,就更是不尋常了。
大概是因為大家都有了這個心理準備吧,所以才能接受這位公主十二歲入朝參政。
彼時,理親王已經告老致仕了,雖然爵位還在他自個兒身上,但上朝的事兒已經是他女兒的了。
九貝勒是被自家福晉給『迂迴包抄』了,本來是沒起那個心思的,硬生生也被逼著當了一回新潮人士,跟著立了世女。
他這個女兒也確實爭氣,皇室頭一個參加科舉的女子,也是第一個科舉入仕的女子,雖然官階還不夠參加大朝會,但在刑部已經有了一席之地。
不只是這兩位的女兒,宗氏家的、臣子家的,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