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遊民在瞎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你還沒結婚就這麼怕老婆,以後你的日子可有的熬咯……&rdo;
&ldo;你躲一邊去吧,沒老婆的人少來刺激我,等你有老婆了,估計還不如我呢!&rdo;
這是研究所邊上有名的&ldo;火星&rdo;酒吧,據說老闆是嚴格按火星的地貌環境進行的內飾裝修,牆上還貼上了許多老闆去火星旅行的時候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門口的走廊更被佈置成了一比一模擬的第一艘火星登陸飛船的樣式。燈光也是仿火星大氣過濾後的日光發出暗淡的紅色。除了喧鬧的音樂以外,真的給人置身火星的感覺。
吳凱並不喜歡這的裝飾,淡淡的紅色讓他有煩躁的感覺,不過這的啤酒倒是真的不錯,據說是老闆專門去捷克學的釀酒工藝自釀的扎啤。還有什麼比忙碌了一天以後,能夠美美的喝上一杯冰啤酒更愜意的事情呢?
電視裡正在放著關於生物記憶讀寫技術的新聞綜合報導,那是30多年前的技術了,是透過電刺激與腦外科手術的方式結合分子生物學進行記憶與人格重構的一種新的試驗心理學技術。這種技術號稱可以加快學習過程也可對人格缺失進行修補,但是由於涉及倫理學因素,一直沒有獲得聯邦的研發許可。畢竟如何界定人格缺陷非常困難而防止該技術的濫用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專案的負責人,技術發明者在20多年前突然自殺,更給這個技術蒙上了一層陰影,一致一度被叫做&ldo;瘋子的孵化器&rdo;技術。關於這個技術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聯邦政府也一直在淡化自己在這一技術上的影響,甚至於在去年的聯邦預算中,相關的預研經費也被大幅度壓縮,因此也引起了部分科學界的抗議。目前聯邦議院正就這一專案的倫理學報告進行再審議,爭論是在所難免的,其實就是火柴頭做成方還是園的,這些議員也能爭論個幾年,更何況這種技術性的爭論背後據說還有軍方急功近利的考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