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 (第3/4頁)
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可以找一點藉口。若是提了,失敗後只怕要提頭來見!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節帥,我們現在確實應該靜觀其變才是。
不到緊急關頭,萬萬不可求援啊。
要是求援了,無論最後能不能攻克壽州,那都與把臉皮摔地上沒什麼兩樣了呀。”
郝廷玉苦苦勸說道。
他生怕李光弼急功近利,想一舉攻下壽春城,而向方重勇提出增援的請求。這種口子,如果不想被人看不起,千萬別開。開了口就說明自己能力不行,沒法獨當一面。
“你說的確實有道理,這樣吧,某修書一封,你帶去開封,告訴方大帥,李某這邊沒有問題,一切依計行事即可。”
李光弼本來還想找方重勇要點漕船的,不過想了想,還是作罷了。
萬一有人將來在他面前炫耀說:“都是老子當初四處蒐羅漕船給你渡河,你才能拿下壽州的。”
李光弼不愛聽這樣的話。
他當即提筆寫了封回信,在信中,他向方重勇保證,一定可以拿下壽州,並不需要額外的幫助。然後將信封好,交給了郝廷玉。
……
史思明近期突然宣佈登基稱帝建國,這種“一鍵三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突然了。不僅佔據河南的方重勇感覺詫異,就連坐鎮關中的李寶臣,也覺得不可思議!
寶臣大帥認為,連他這樣的“天命之人”,都沒有廢帝自立,史思明這個胡人怎麼敢的!
他怎麼敢!
不過嘛,以目前史思明的勢力與地緣態勢,還暫時威脅不到李寶臣,對方重勇的威脅也相當有限。
這就導致李寶臣有些看不起這個人。
所以如今無論是寶臣大帥還是方大帥,他們對於史思明的看法,都還處於一種“獵奇”的心態。
比起擔憂對方勢力膨脹,他們其實更想知道史思明這位“霸總”,是不是腦袋被門夾過,想玩一把“瀟灑走一回”。
但是對於李歸仁來說,史思明的威脅卻是實打實的,就如同遭遇天敵一般。
而且史思明的軍隊,幾乎是伴隨著勸降信一起到的鄴城,顯然是擺出一副“吃定了”的姿態。
李歸仁本來還想跟史思明周旋一下,談談條件,以拖待變。
但他的部下以及親信劉龍仙,卻是勸說李歸仁道:
“鄴城南面便是汴州,西面是河內與洛陽。若是投靠史思明,只會受其驅使,成為南下或西進的馬前卒。到最後,也一定是落得個無處容身的下場。
還不如現在向各方求援,畢竟誰得了鄴城,誰就掌控了進攻的主動。將軍分別給方清和李寶臣寫信求援,誰家來援,我們就聽誰的。”
劉龍仙給李歸仁出了個主意,那便是“以身入局,勝天半子”!
想要立足,便要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擋住史思明南下或者西進的道路,這便是李歸仁存在的價值。只要能挺一段時間,相信一定會有下家來接盤的!
平心而論,劉龍仙的主意,確實要比李歸仁的深邃,可行性也更高。
投降史思明,別說之前跟對方就有私仇,相看兩厭。就算沒有私仇,以目前的情況來說,被人當牛馬鷹犬是必然的。
反倒是投靠另外兩方,可以獲得很大的獨立性。
李歸仁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道:“確實如此。”
隨即他寫了兩封一模一樣的信,都是在說史思明如何如何大逆不道,自己對大唐是如何如何忠誠之類的,最後求援。
這封信到了方重勇手中,對方是如何安排的且不去說,單說它送到了李寶臣手中以後,倒是讓這位大帥犯了難。
李歸仁的信送到長安的當天,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