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麼,咱們國力雖不強,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築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陽東北)作城牆,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去。&rdo;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認了錯,答應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後來,周王室發生糾紛,齊桓公又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後,就是周襄王。周襄王為了報答齊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送給齊桓公,算是一份厚禮。
齊桓公趁此機會,又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並且訂立了一個盟約,主要內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準把鄰國作為水坑;鄰國有災荒來買糧食,不應該禁止;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後,都要友好相待。
這是齊桓公最後一次會合諸侯。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ldo;九合諸侯&rdo;。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過了兩年,齊桓公也死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結束了。
17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見齊國發生內亂,就通知各國諸侯,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
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通知擱在一邊,只有三個小國帶了點人馬前來。
宋襄公率領四國的兵馬打到齊國去。齊國一批大臣一見四國人馬打來,就投降了宋國,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齊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齊孝公靠宋國幫助得了君位,宋國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這次他約會諸侯,只有三個小國聽從他的命令,幾個中原大國沒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國去壓服小國,就決定去聯絡楚國。他認為要是楚國能跟他合作的話,那麼在楚國勢力底下的那些國家自然也都歸服他了。
他把這個主張告訴了大臣們,大臣公子目夷不贊成這麼辦。他認為宋國是個小國,想要當盟主,不會有什麼好處。宋襄公哪裡肯聽他的話,他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先在宋國開個會,商議會合諸侯訂立盟約的事。楚成王、齊孝公都同意,決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約各國諸侯在宋國盂(今河南睢縣西北,盂音yú)地方開大會。
到了七月,宋襄公駕著車去開大會。公子目夷說:&ldo;萬一楚君不懷好意,可怎麼辦?主公還得多帶些兵馬去。&rdo;宋襄公說:&ldo;那不行,我們為了不再打仗才開大會,怎麼自己倒帶兵馬去呢?&rdo;公子目夷怎麼也說不服他,只好空著手跟著去。
果然,在開大會的時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當盟主,爭鬧起來。楚國的勢力大,依附楚國的諸侯多。宋襄公氣呼呼地還想爭論,只見楚國的一班隨從官員立即脫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鎧甲,一窩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後來,經過魯國和齊國的調解,讓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宋襄公回去後,怎麼也不服氣,特別是鄰近的鄭國國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對他,更加使他惱恨。宋襄公為了出這口氣,決定先征伐鄭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