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南京,勃蘭特先生不斷改變供詞,起初是鴉片,然後又是軍火。第三次口供時‐‐薩爾禮假定這是審訊者第十次轉動臺鉗的齒輪‐‐勃蘭特供認,他的那家德國洋行本身也是一家莫斯科貿易公司不為人知的子公司。自從列寧同志發現在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新生的共產主義國家仍需透過國際貿易(這一帝國主義的掠奪方式)來採購到足夠的糧食,莫斯科一夜之間開辦大量這樣的公司。
南京的研究小組並不接受這個解釋。勃蘭特先生不知道,實際上法租界巡捕房從不貿然逮捕外國商人。從兩個渠道證實這位德國商人的複雜背景(後來勃蘭特承認他的父親出生於莫斯科,母親才是地地道道的柏林人)。設定在河內的法國殖民地保安局對當地的激進分子突然襲擊,意外獲得勃蘭特在上海的通訊地址。租界巡捕房的政治部一開始還以為勃蘭特是泛太平洋工會聯盟的召集人。其後不久,國民黨在江西省某個縣城發動一次不太成功的軍事行動,剛建立的蘇維埃政府還來不及銷毀檔案就匆匆轉移。檔案中提供的線索使國民黨軍事當局在江西省城展開一連串搜捕,有人在臨刑前終於崩潰,供出一兩個上海的銀行帳戶。
根據南京送來的口供筆錄,在最後一次供述中,勃蘭特承認自己是共產國際在上海新成立的一個機構的負責人。這個機構將會領導整個亞洲地區的共產運動。人員、策略,以及‐‐更重要的,金錢,都會從這個機構散發。薩爾禮少校並不十分信任這份供述。它在行文上過分講究,邏輯相當完美,它更像是一部精心構思之作,或者說,是一份偽裝成素材的精緻作品,它不斷展現出一種貌似草稿的風格,有時語氣遲疑,有時突然推翻之前的敘述,大段的塗抹,另起一行,再塗抹,然而關鍵之處卻言簡意賅。
儘管勃蘭特案卷尚存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在有一點上,參與其事的各方都認為是確鑿無疑的。事實擺在眼前,那是一個共同的敵人,有計劃,有資金,而且組織嚴密。顯然,歐洲(尤其是德國)的運動陷入低潮以後,他們就已調整策略,如今共產國際認為資本主義鏈條最薄弱的一環在東方,而埋下炸藥,引爆,徹底摧毀這一鏈環的最佳位置正是在上海。因為它是全亞洲最複雜、最難以管理的城市。
薩爾禮少校與巴臺士領事私下討論時,一致認為也許最好的引爆地點就在法租界。對於租界裡一小部分白人‐‐主要是地產投機商人‐‐的想法,領事先生暫時保持中立。但他認為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前不久有一封從巴黎外交部的私人信件透過外交郵袋傳遞到他手裡,在信中,有人用清晰的方式告訴他,外交部希望上海租界當局能夠挖掘出一兩件引人注目的重大事實,以配合正在愈演愈烈的法蘇爭端,兩國之間的衝突正在從貿易領域擴充套件到各個方面。
少校腦子裡有一根想像之線,正在把最近發生的幾起刺殺案件,與一個在亞洲各地販賣軍火的私人公司,以及一位租界裡的業餘攝影師串到一起。有情報表明,暗殺集團的首領顯然具有蘇聯背景。他覺得機遇之神在朝他聳肩擠眼睛。
這機會的絕妙之處在於,這個薛維世‐‐這個攝影師竟然是他的故人之子。大戰期間,薛的父親和薩爾禮少校在海外軍團的同一個連隊裡服役。那年夏天,他們在潮濕泥濘的戰壕裡不斷抽著少校喜歡的菸鬥,薛的父親喜歡拍照,少校至今還儲存有一兩張他拍的照片。冬天時他朋友的散兵坑被一顆炮彈擊中。他幾乎完全忘記這個朋友,直到巡捕房保甲處送來一堆照片,馬龍班長事先對這些照片作過挑揀,馬龍告訴他這個小薛有一些下流的嗜好。
馬龍班長不可能認得出照片上的人,拍照時少校還很年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