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土豆竟近在咫尺! (第1/10頁)
蕭藍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市舶司又買入半船的御米,朕打算交給諸卿,用心培植、繁育。”
“朕打算在農業局下,設農業科研所,專門用來培育、繁殖、推廣新作物。”
“諸卿意下如何?”
朝臣對御米將信將疑。
但皇帝說的那個奇怪的夢裡,御米是人民生活的主要糧食來源。
“陛下,農業乃國之根本,設農業科研所倒也無妨。”
葉盛出班,道:“但是,臣以為不應該僅限於發展新作物,也該培育舊作物,令作物高產,並請農業局編纂農書,令天下百姓按照書中的方法耕作。”
“葉卿說得不錯,農業局要一邊研究,一邊編纂成書,傳播天下。”
朱祁鈺頷首:“可農業局郎中尚且空懸,這農業科研所的郎中就先讓薛卿兼著吧,等物色到合適的人選,再調入中樞。”
其實,他比較看好餘子俊。
餘子俊是景泰二年的進士,如今在福建做戶部員外郎,清廉而有才幹。
前段日子,朱祁鈺看了他的京察考核,全是上等。
對此人報以厚望。
他在餘子俊遞上來的奏章裡,寫了對他的期許之情。
有意調他入京,結果餘子俊卻拒絕了皇帝的美意,想在地方熬足了資歷,再進入中樞。
他在奏章回復中寫道:福建流匪眾多、毛賊如雨,陛下當派軍屯駐福州,震懾宵小,而據逃竄之民交代,澎湖巡檢司土壤肥沃,一年兩至三熟,他請求皇帝復設澎湖巡檢司,收復澎湖。
信中寫了很多,言之有物,可見他在福建是真的紮根於民間。
朱祁鈺也想收復澎湖巡檢司,奈何近海被海盜封鎖,就算是把人送上去,也是孤懸在外,這是不負責任。
不如等大明海軍強大起來,再行收復澎湖,設澎湖為寶州。
“諸卿,誰對農作物有研究、有興趣的,去宮裡領一株御米,回家養殖。”
朱祁鈺站起來:“御米培育成功者,賜銀符一枚!”
“不管有幾個人培育成功,朕一併賜下銀符!”
有利益才能使人進步。
別談感情,傷錢。
下了朝。
朱祁鈺返回乾清宮,路上馮孝遞上來於謙的奏章。
“果然,韃靼就是想佔便宜的!”
朱祁鈺冷笑:“這滿都魯也敢獅子大開口,要在京峰口開馬市,每年要購入韃靼十萬匹良馬。”
“馬市,不就是變相的歲幣嘛!”
“一匹馬要一百兩銀子,還都是被.閹.割過的駑馬。”
“大明馬場培育出來的良馬,價格在五十兩左右,經過上百年繁衍,大明早已不缺馬了。”
“為什麼還要花雙倍的價錢,從塞外買馬呢?”
“不就是給人家歲幣嘛。”
“宣德朝因為用馬市控制漠北貿易,結果瓦剌人掀桌子了,派兵攻打大明,才有了土木堡之敗。”
“現在韃靼剛統一,立刻就來敲詐大明。”
“不就是把大明當成軟柿子嘛!”
“朕的大明就這麼弱嗎?”
朱祁鈺下了御輦,氣哼哼地進了乾清宮:“馮孝、懷恩,你們怎麼看?”
懷恩看了馮孝一眼,沒敢先說話。
“皇爺,奴婢以為應該直接答應。”
馮孝笑道:“皇爺,當務之急是令韃靼退兵,只要韃靼退兵,於太保就能兵進遼東,擊退喀喇沁部,是板上釘釘的事。”
“到時候,咱們乾脆不認賬。”
“看看韃靼還敢不敢打過來!”
“沒有喀喇沁部牽制遼東鎮,他韃靼就算十幾萬精兵,大明也不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