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5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喊焓攏��靜皇欽媲校�羌鼻小�
就此,老白開始一字一句地介紹起二修廠來。
薊京電力局手下有兩個廠子,一個是薊京電力裝置總廠,一個是二修廠。主要的大工程、大裝置都在總廠那邊,總廠地處遠郊,實際上是在薊京和冀北的交匯處了。而二修廠主要負責一些小東西的製造,雖然也有製造相對複雜裝置的能力,但已經荒廢很久,近幾年主要靠小東西以及緊急修理一類的工程苟延殘喘。
在計劃經濟中,這個廠子是專門服務於薊京局的,完全不具備市場競爭的能力。而現在經濟在轉型,薊京電力局也在轉型,裝置製造、修造方面的資源都完全集中到了總廠,二修廠這邊做的事完全可以被市場取代,且價格低廉,而市場做不到的事,又由總廠來做,正因為此,這個廠子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本來100多人的大廠,現在已經下崗了一半,僅剩下60多人,就是這60多人,平日也沒有太多的事情做,因為總廠那邊都給做了,其實總廠現在做的事情也不多。
就此,一個服務於薊京幾十年的廠子,成為了組織的累贅。
沒辦法,現在薊京的發電廠、變電站規模有限,短時間內更不可能有什麼更新換代,薊京巨大的電力需求,反而是肥了外省的廠子,比如冀北……
聽過這些,張逸夫也大概算了筆賬,按現在的人資情況來看,養這些人一個月怕就是要上萬塊,這還不算裝置維護、日常水電等消耗,總之為求穩妥,每月預算照著兩萬走就對了。那麼很顯然,現在這個廠子,一個月是幾千塊都賺不下來的,而且還擔負著一大批下崗職工的人資成本,當然還包括若干退休人員的成本,這就像一臺老舊的馬車,只有人上,沒有人下,載著越來越多的人,步履艱難。
張逸夫怎麼想都是死路,接著問道:“老白,我再多問一句,現在二修廠都能生產什麼裝置。
白青山想也不想答道:“我們廠強項主要是機軸瓦改造、冷油器、雙芯濾油器、粗粉分離器、加藥泵、多種型號撈渣機,還有……”
張逸夫聽得直皺眉頭,這些裝置都是電廠的輔機、容器等等,要靠電廠養著才能活的,在體制內呆久了,不出去跑業務,怕是薊京這三四個熱電廠根本就不會提供任何生意。
“電氣上呢?”張逸夫打斷了老白問道。
“您指的是公用的麼?配電、開關這些裝置,我們廠曾經也做,但實在賣不出去,後來這方面的生產就統一交給總廠了。”
張逸夫神色終於緩和了一些:“就是說電氣生產製造能力還是有的,但沒有市場對吧。”
“是的,沒辦法,近幾年只能做些修理度日,偶爾薊京這邊的電廠臨時需要小的裝置,才能供應過去一些。”(未完待續……)
171 又是難題
張逸夫點了點頭,大概情況他了解了,但不敢盡信,具體情況還是要實地勘察過才知道。他真正關注的,無非兩方面,一個是二修廠的硬體實力,到底有沒有生產高精度裝置的資質;另一個就是人資狀況,能幹活的,有手藝的到底有多少個。
這兩點,都要去看了才知道,在這裡怎麼問老白都是沒意義的。
自己要了解的事說完了,總該意思意思,完成王局長的委託才是,一直問廠子的潛力與前景,怕是也對付不過來這些人。
“這方面我大概瞭解了,談談下崗人員的情況吧。”張逸夫像模像樣地在本子上記錄起來。
終於入了正題,老白精神也抖擻了一下,認認真真介紹起來。
嚴格來說,這會兒還不興“下崗”這個說法,那是大哥們在90年代後期提出的特色名詞。這會兒只是問題顯現了,但在處理方法,特別是政策上還沒有統一的做法,因此入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