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
剛過了早飯時間,在正式居民區和隔離區的兩處大門內,各豎立起了一個告示牌,上面被人貼上了一大張用漢語繁體字寫成的告示。
告示的抬頭就是“招募治安警察”六個大字。
剛吃完早飯,幾十個正在營地裡閒聊的流民們漸漸的聚攏在告示前,議論紛紛。
“這上面寫的啥?”
“那誰,哎,彌次郎,你不是上過幾天私塾嗎?你過來幫著給看看。”一個流民向著人群外的一個年輕人喊道。
圍觀的人們扭頭看去,只見一個年輕人靠著帳篷的外牆曬太陽。聽見這邊的招呼,那年輕人懶洋洋的起身,朝這邊走了過來。眾人於是主動閃開了一條道好讓他進來。
“他還上過私塾?”一個流民好奇的問著。
“可不是。聽他哥哥說他家以前還算富裕,能供的起私塾,不過沒過幾年就不行了。”
彌次郎穿過人群,走到告示牌前。他抬頭一看,上面的字都認識,於是便一字一句的開始念著標題。“招募治安警察。”
“治安是啥?”
“警察是啥?”
“這裡的大人們是要找跟班的嗎?”
剛唸完標題,圍觀的眾人便議論紛紛。除了頭兩個字,剩下的四個字完全不明白什麼意思。
“都閉嘴,聽他繼續說。”幾個站在告示牌底下的人不滿了,轉身對眾人呵斥道。
其實治安警察是個什麼,彌次郎也不懂。這上面每一個字他還都認識,可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啊?
眾人這時只聽彌次郎繼續念道:“要求,成年男子,年齡從18週歲到30歲。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
“我說,什麼叫不良嗜好?”
“就是惡習!”彌次郎不耐煩的解釋道。
“哦~~”眾人恍然大悟狀。
這些流民們心說惡習有哪些?不就是亂花錢麼!咱一不糟蹋糧食,二不抽菸,三不喝茶。惡習跟咱們這些泥腿子不沾邊。
“……待遇,每月大米或小麥面兩石!”彌次郎唸完不由瞪大了眼睛,他自己也被告示上的內容嚇了一跳。
“什麼?!一個月兩石,那一年不就是……”
一個流民掰著手指正要算,旁邊一人立刻驚呼道:“二十四石!”
“天吶,一天將近七升大米啊!!”這邊還有腦筋轉的更快的。
一天七升大米是什麼概念?
根據江戶時代晚期編撰的《柳庵雜筆》記載,當時江戶城內一個八到九人的家庭一年要消耗大米十四石四鬥,平均每人每天要消耗44合大米(1升等於10合,13公斤左右;44合差不多是114斤,再加上水一蒸,能到2斤多米飯的樣子)。
(日劇《仁醫》裡有個橋段,主角第一次在武士家吃飯,武士的妹妹給端來一碗堆的高高的米飯,差點把主角嚇死。)
從江戶時代中期開始,城市居民的糧食消耗明顯增加。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一日兩餐改為了一日三餐。
隨著芥菜籽油的產量提升和普及,晚上點燈就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很多人到了晚上也要工作,而一日兩餐已經無法應付。有意思的是,天婦羅這種食物的普及,也是因為芥菜籽油的大規模使用。
雖說很多農民還是堅持一日兩餐,可誰不想吃三頓飯!問題是吃不起啊。
圍觀的眾人徹底轟動了。先別管這個“治安警察”是幹啥的,光是每個月的待遇就嚇死人。話說一個武士老爺的俸祿是多少?就算全家人甩開腮幫子猛吃,一天能吃多少?
現在營地內每戶流民家庭最多也不過才五、六口人。如果奢侈到只吃大米飯,就著點醃菜的話,這樣算下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