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的狗血已經出現 (第1/2頁)
小喵不洗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日後,周曜一行抵達溪州。
溪州隸屬於周曜父親周啟泰任同知的陽州府。有了這層淵源,加上週曜又是京官,溪州知府章白榆接到訊息,早早就帶著手下的屬官到溪州邊界迎接。
周曜進了溪州邊境,便見一人身著官服,帶著一群人在官道前等待。
小廝駐停車馬,周曜文雄下車與章白榆會面。
不等文雄引薦,章白榆率先歡迎道,“想必這位便是周大人了。我與令尊大人是舊相識,今日得見尊駕,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章白榆身量不高,身材結實,年紀約摸五六十歲,鬚髮略略有些發白,但中氣很足。
周曜也行禮道:“有勞章大人遠迎,此次周某與工部礦冶提領所主薄文大人一同造訪礦場。若是有未盡未詳的事宜,還要叨擾章大人及其他大人。”
“這是自然,臣自然是知無不言。”章白榆拱手。“再則文大人是多年主簿,臣的這些事務,文大人也是再清楚不過了。”
工部礦冶提領所主管全國礦產歲課帳籍,定期勾考各地的礦產課額情況,按時督催入京礦課。
文雄任礦冶提領所主薄三十餘年,對昭朝各地礦場情況十分熟悉,來溪州之前便將情況全部介紹給了周曜。
許多礦產資源總是相伴而生,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這項規律,《管子·地數》就記有:“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銅金”等等。
這些樸素的地礦學知識大體上都是符合實際的,昭朝的古人也發現了這一規律,因此溪州除了鐵礦,還有銅礦、鉛礦等多個礦場。
貪多嚼不爛,周曜此行便是選擇了溪州最大的鐵礦場進行調研,若是有了提升效率的方法,再進行推廣也不遲。
溪州下轄的十五縣,幾乎縣縣都有礦場,這裡的地方官除了管理百姓從事農業生產,工作重心都圍繞在配合礦冶提領所在各個礦場的監事開展礦場管理上。
許多主政官員對礦產資源和冶煉鑄造也很瞭解,談起來絡繹不絕,聽起來個個都是專家。
他們要去的這個鐵礦場在溪州南臺縣,章白榆一路陪同周曜一行抵達南臺。
昭朝對礦產管理非常嚴格,《昭律》規定,凡軍民私煎礦產者,處以極刑,舉家為奴;聚眾偷挖者,發配固昌、越雲邊衛充軍。朝中全部礦產收歸國有,百姓不得私自開採煉製。
南臺鐵礦很大,南臺縣的全部設施和工作基本都是圍繞鐵礦場構建。
按照文雄等人所說,礦場工人其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礦所監事直接管理,由戰俘、奴隸及其後代和每年發配至此的罪犯組成,這一部分工人從事最苦最累最危險的活計,一般發配到礦上的犯人三五年便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在這裡。
另一部分則是由平民百姓前來“半工半農”,下礦打工和種地賣糧都是一樣為了生計。下礦所得銀錢比市場上其他的“打工人”還略多幾兩,即使礦場危險辛苦,附近百姓家的壯勞力大多還是會選擇到礦場來謀生。
雖然律法嚴格,但昭朝每年判斬刑的人並不算多。人力是寶貴的資源,當然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除了罪大惡極者,大多罪犯最後都是發配戍邊或是下礦。
對於許多京官大臣,與其在這裡每日從事重體力勞動,忍受人間煉獄的磋磨,還不如直接賜死能留個體面。
談話間,馬車到了南臺縣衙。
南臺縣令嚴濼已經在縣衙內設宴,只等為周曜接風洗塵。
文雄早已傳了信來,周曜是來考察冶煉之法,著力於提升冶煉鑄造工藝,並非監察礦場賬目或是考績官員。
所以章白榆和嚴濼都表現得比較輕鬆隨和,只當周曜初到工部,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做出些成績,隨便這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