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第2/2頁)
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幾乎都是綠油油的水稻田。
在麥收後,杭州刺史李弘節還親自到農戶家中勸科農桑,希望百姓種植水稻,其他一些官員,也透過不同的渠道勸百姓儘量種植水稻,並免費提供一部分稻種。
因為有去年西湖附近兩萬餘畝水稻田的好收成,再加上官府免費提供一部分的稻種,對官府很是敬畏的普通百姓,自然跟著官府的指揮棒行事,他們的田裡,也都如官田一樣,種植了水稻,因今春及初春時節杭州一帶雨水充沛,西湖早就蓄滿了水,西湖附近及稍遠一點的二十幾萬畝水稻田裡的水稻,也有了充足的水源可供灌溉。
王易屬下莊內種植的占城稻也有百多畝,在王作來的信所寫時候,是剛剛種下去,以時間估計,王易收到信的時候,占城早稻應該收割完成了,看王作信中描述的情況,水稻長勢非常好,只要不出意外,收成肯定不會差。
王作在派人傳來的訊息中,也告訴了杭州官府在王易走後的一系列舉動,包括完善西湖疏浚的掃尾工作,在西湖邊上廣種楊柳和桃樹,並繼續加固堤岸及堤岸和小島的輔助設施等,修築沿湖及經湖而過的官道等等,從這些訊息中可以判斷出來,官府並沒有針對他們這一群人採取什麼特殊的行動,也就是他們這部江淮軍中餘部在杭州依然處於不被人知的隱蔽狀態中。
當然來人還告訴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大事,那些事情的進展情況讓王易基本放心了。
來的信使還告訴了王易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根據王易的要求,及他們那些留守杭州的頭人們商量的結果,贊成一部分人再來長安,決定讓王近率領幾十名原本在江淮軍中有一定職務的人,及其他一部分人,先一步來長安,以避免王易面聖後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能及時做出應對。不過還有一個訊息讓王易不知道啥滋味,來的信使還告訴她,在杭州整天悶悶不樂的蘇燕,也一再要求來長安,王作和王近商量後同意了她的請求,準備在天氣稍稍涼爽一些時候,由王近護送著她,一道來長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