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第1/2頁)
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名鄉紳的話說完後,有更多的鄉紳跟著附和,一個勁地稱讚王易的詩及所提的名非常的好,若不採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ldo;此名此詩確實不錯!&rdo;
在王易說完後,李弘節已經出口稱讚了,原來想表示一下反對的周端也沒有開口,王易所提的建議,還有這首詩實在是不錯,再加上跟隨的諸人都交口稱讚,他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來。
跟隨而來的這些鄉紳在杭州一帶民間影響力不小,即使官方不認可&l;西湖&r;、&l;西子湖&r;之名,但只要這些人傳言出去,再把王易的這詩傳給其他人聽,民間士子及百姓在傳唱王易這首佳作之時,也一定會以&l;西湖&r;、&l;西子湖&r;之名相稱錢塘湖的。
李弘節撫著鬍鬚笑呵呵地說道:&ldo;崔別駕,周明府,某覺得晨陽此議甚好,以&l;西子湖&r;命名錢塘湖,實起到佔睛之意,再加上有此好詩稱讚錢塘湖之美色,&l;西湖&r;一定會因此而名聲雀起的,這樣吧,我們也同樣張榜公佈一下,讓坊間的百姓評判一番,看看此名是否會被百姓接受…&rdo;
-----------
王易回到府中後,馬上將剛剛發生的事與王復說了,王復聽了後,也立即派人去留意檢視,並安排手下的人在官府張榜公佈後,採取對策,一定要讓王易所提之名得到認可。
第二天,天氣放晴,王易關心著莊內占城稻的事,帶著王復等人回到了莊內。
在占城稻種育秧時候及發芽後,王易曾數次回到莊內,親自檢視育秧情況,田間管理方法,秧苗生長情況,這稻種到底是從近萬裡之外的交州林邑一帶取回來的,能不能適應杭州一帶的土壤情況,產量如何,在抽穗以前還是個未知數。
如今稻種發芽了,生產情況也良好,秧苗長的近十公分高度,氣溫也轉暖,待種的水田都耕犁好,正是快可以移種的時候,不過前天遭到這麼大的暴雨襲擊,王易也怕稻秧受損,也想在知道情況後看看需不需要採取對策。
深知道這種作物一旦種植成功,大範圍推廣的話,會對整個社會產生非常大作用的王易,自然把占城稻種植的事看的非常重要,數次回莊檢視稻子生長情況,看重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情況還好,因為留在莊內的王作在大雨將至時候,派人將秧田裡的水全部放掉,雖然因為大雨降臨時候,一些秧苗受到損害,但總體的損害並不嚴重,不影響夏播,這讓王易放心大半。
也就是在王易帶著王復回莊檢視情況的當日,因為下雨水田中積水很多,再加上太陽又出來了,非常適合稻秧移種,王作也帶著莊內的人,將所有稻秧都移種到選定的田裡。
王易是站在田頭看著莊內人將秧苗移種完畢的,他在看到綠油油的秧苗以一定間隔被插種時,心中油然生出一絲感慨來,也生出非常大的希望來。
王易非常希望在王作派人帶來那幾名種植&ldo;專家&rdo;的指導下,占城稻這個全新的稻種能成功栽培,並帶來豐產,能提供更多的種子。不到百斤的稻種若是能栽培成功,那收穫的種子將會有幾十倍,可以進行下一季的栽培種植,很快莊內所有的水田都可以種植上,直至在杭州一帶推廣種植。
如果這種稻種確實成長期短,產量高,病蟲害少,上報朝廷後,李世民這個現在勤於政事的皇帝,一定會非常感興趣的,那就可以在大唐境內大範圍推廣,天下百姓吃飯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
貞觀初年,百姓的吃飯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因為糧食產量不足,在一些饑荒年份,朝廷時常拿不出足夠的錢糧來賑災,導致流民不斷,這些事王易在檢視一些記載唐代的歷史書中時有看到,他希望因為他這個穿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