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雨 第055章 聽聲 (第2/3頁)
石塘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是有錢,可不善養馬,也不喜歡養馬。沒有馬匹,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談何容易。”
一個年輕的聲音:“沒有馬匹,可以購買啊!只要有心,沒有辦不成的事。”
長者長嘆一口氣,道:“太祖皇帝建立大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手下那些將領擁兵自重,一杯酒就將兵權從部下將領那裡收了過去。再來個釜底抽薪,將精銳部隊全都編成禁軍,拱衛京師,歸自個兒直接指揮。禁軍全都待在京師,無須四處跑動,自然用不著大量騎兵了。”
一個略顯成熟的聲音:“先生,現在連個党項人都跳了出來,敢在我大宋頭上拉屎拉尿、胡作非為了。大宋怎就這般不堪一擊了呢?”
長者道:“那都是澶淵之盟惹的禍。”
一個年輕的聲音道:“先生,什麼澶淵之盟?”
長者道:“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南下,進攻我大宋。真宗皇帝御駕親征,渡過黃河,直抵澶州北城,一時間大宋軍心大振。遼軍孤軍深入,遭到了嚴重的挫敗。蕭太后鑑於兵敗,軍隊士氣低落,提出議和。真宗皇帝因害怕遼軍突破黃河防線,危及京師汴梁,便也做出讓步,每年給遼國十萬兩白銀,外加二十萬匹絹,達成和義,簽訂了澶淵之盟。”
一個聲音道:“先生,議和是好事啊!戰爭勞民傷財,怎不能無休止地打下去。”
一個略顯沉穩的聲音道:“先生,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相安無事三十來年,大宋在雙方往來的貿易中掙取的銀子,遠高於每年送給遼國的歲貢,沒有什麼不好啊。”
長者冷笑道:“既然和平都能用錢買來,有了和平後,還能將買和平花的錢掙回來,那還要軍隊幹什麼呢!朝廷從此失去了對軍事建設的重視,軍隊不需要訓練了,只要保證軍隊內部穩定就行。聖人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個年輕的聲音道:“可党項人就那麼點人,不過百萬。我大宋雄兵百萬,卻一觸即潰,真百思不得其解。”
長者答道:“有什麼不理解的,禁軍與廂軍嚴重失調,內重外輕。邊疆隱患連連,守衛邊防的廂軍數量少的可憐,邊境如何能安寧。再者,從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每次都是外族來犯,地方守軍先吃了敗仗,才把禁軍派出去。禁軍不熟悉戰場,不熟悉對手,將領們不瞭解自己的部下,用這樣的軍隊作戰,能贏下一兩丈,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個聲音道:“先生,難怪對外戰爭,我大宋敗多勝少,原來是這麼回事。”
長者道:“平常管軍隊訓練的將領們,到戰時不能隨軍出征,而那些指揮作戰的將領卻是臨時選拔,大多是文官,很少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又不瞭解部下計程車兵,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更可氣的是,前線指揮作戰的統帥不能自行做主,每一丈都要先畫好作戰陣圖給皇帝送去,等皇帝批准後方可一成不變地實施照辦。戰場瞬息萬變,這一來一去需要多少時日,等到皇帝的指令送到前線,交戰雙方差不多都回家吃完晚飯睡覺了。澶淵之盟雖帶來了和平,可也掩蓋了這所有的一切危險。”
一個年輕的聲音道:“我大宋雄兵百萬,禁軍不行,還有地方廂軍啊?”
長者冷笑道:“地方廂軍,那校閱廂軍好一點,好歹每年還檢閱一次,看看到底有沒有做過訓練。那不校閱廂軍連每年一次的校閱都免了,要它到前線作戰,除了能充個人數、搞搞氣場,一旦真正交戰,就是送人頭。”
一個聲音激動起來,大聲道:“朝廷為何要養著這麼多廢物?苛捐雜稅害的貧苦百姓苦不堪言,到底圖的什麼?”
長者嘆息道:“圖什麼!圖他趙家世代相傳的一句話,只有亂民,沒有亂軍。”
一個聲音不解,氣憤地說道:“為什麼啊?”
長者冷笑道:“軍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