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知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循聲望去,一樓正中有一舞臺,臨牆而搭,正對入囗,四周茶桌分佈,飲客滿臺,星羅棋佈,散於周邊。抬眼望去,二樓四周環繞連廊,中堂挑空,茶客分於四周,樓上樓下兩層約有幾十口人,有的飲茶,有的談笑,有的冥思,有的歡鬧。 上下兩層透過窗戶射進明媚的陽光,讓嚴寒的冬日裡升騰出絲絲暖意,加之群生的高漲熱情,使整個茶樓春色盎然,人聲鼎沸。 只見舞臺中間有一年輕後生,正在侃侃而談,不時間會引來眾賓客的喝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從這柔情之間,能夠看出蘇軾對亡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之情。小軒窗,正梳妝,正是對妻子當年對鏡梳妝時的情景再現,也是他回首往事時,無限感慨與懷念之處。” “那千里之墳不光是埋葬了蘇軾的前妻,也埋掉了他年輕時的愛情,埋葬了他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一個楚楚動人的美人,帶著她此生的遺憾,撒手人寰,拂袖而去。這豈不是對活著的人的一種懲罰,更是對年輕蘇軾的一種眷戀與不捨。” 臺上之人,慷慨激昂,說到動情之處,聲音略帶顫抖。 “他們今天在討論蘇東坡呀,伽羅,快坐過來,好好聽一聽!” 嘉倫一見臺上之人正在談論蘇軾蘇東坡,便是心生興趣,拉著伽羅坐在臺下較近的地方,洗耳恭聽。 只見那臺上之人情緒高漲,擲地有聲, “我們只見蘇軾先生的豪邁與大氣,只朗讀了他的左牽黃,右擎蒼,只顧著欣賞他的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朗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時,除了感受他老人家的氣勢磅礴,也更應該看到他的低沉婉約之面,對前妻的懷念,對美好生活的回顧,對當初純真愛情的回放,無不感受出蘇軾可愛的一面!” “還有那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到最後的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反被無情惱!更從側面反饋出老夫子的多情與幽默。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了解蘇軾,除了他的豪邁大氣,奔放瀟灑,實際上還有他的纏綿婉約,兒女情長。無論何種名人名家,總有其高尚偉岸一面,同時也有其脆弱單薄一方,要雙方結合,全面分析,縱觀歷史,橫看八方,爭取展現在各位面前一個全新鮮活的蘇東坡!” 說罷,此儒生稍稍拱手施禮,以謝聽眾。 人群頓時吶喊聲四起,沸騰如潮。 “好!” “說的好!” “就是這麼回事!說的太精彩了!” 誇讚聲不絕於耳,連嘉倫和伽羅也感到新奇,受益匪淺,也跟著眾人吶喊起來,雷鳴般的掌聲此起彼伏。 待四周恢復平靜,剛才臺上發言的小儒生清清嗓子,又開始陳述, “剛才鄙人只是發表個人的觀點,終因對蘇東坡老先生詩詞歌賦的欣賞與酷愛,特深研他的作品,熟讀百遍而不厭,被其豪邁的詞性及大膽奔放的文風所感染,此乃一家之言,若有所誤,還請擔待。若有共同語言之人,可於座下再繼續深言,共聊話題。” 言畢,該儒生深鞠一躬,以示謝意,退場離臺,歸座飲茶。 四下又恢復了寂靜,只有茶客們偶有竊竊私語,或是談論時政,或是深研文學,算作是中場休息,可能也是在等待著下一位的出現。 “嘉倫哥,你上去講講唄,你博學多才,浩如煙海,知道的那麼多,懂得知識那麼全,一定會讓他們耳目一新,瞠目結舌的!” 伽羅見無人上臺再論,中間確實出現空場,沒有了剛才的歡呼場面,人們也隨之靜了下來,便慫恿嘉倫上臺一試。 “我?恐怕不行吧!我那點才學,怕會讓人笑掉大牙!不妥不妥!” 嘉倫聞聽此言,連連擺手。 “伽羅,要不你上去試試吧?我看你肯定沒問題!” 嘉倫自己不願展示,想把伽羅推到臺上。 那伽羅有如撥浪鼓一般反覆搖晃,一個不字說了上百回,打死也不肯出頭露面。 “我哪能行呢?我還不及你的一點點呢,我要是上去了,都不知道說個什麼?我肚子裡的那點兒東西,自己還是清楚。嘉倫哥,你去試試吧,肯定會獲得意外收穫的!” 架不住伽羅的軟磨硬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