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慢慢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啟和江枝,每個只需一文的車費,趕車的老江頭還要再等一人,湊夠八文錢才走。江姜再掏出兩個銅板,讓他別再等了,一家人“包車”去鎮上。
老江頭見他們揹著包袱,便問他們去鎮上做什麼?孟氏回答,去孃家住兩天。
牛車行駛得很慢,跟步行差不多速度。一路上涼風習習,花香鳥語,金色的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下來。江姜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像是走進了畫裡。
牛車在一棵大榕樹前停止,一家人下車,往前走半里,就是鎮上的主街。
街道兩旁是各種鋪面,雜貨鋪、香燭鋪、當鋪、包子鋪、客棧、飯館、錢莊、藥堂等。
孟氏在糕點鋪買一包糕餅,在糧鋪買一包白糖,在豬肉攤割三斤上好的五花肉。這幾樣是帶給孃家的。
以往回孃家大包小包地拿,今時不同往日,少拿了幾樣,卻也花費四百三十文。單是白糖就去了三百五十文。
江啟幫孟氏提著五花肉,江姜牽著江枝的手,看見小吃攤就走過去買一點嚐嚐。
江姜注意到,無論是挑著擔吆喝著賣燒餅的小販,或是在路邊擺攤賣小吃的攤主,都是為生計奔波的已婚男女。
沒有年輕的姑娘出攤賣自己做的吃食,或自己繡的扇子打的絡子。
江姜望向一排排鋪面,不知道租金是多少,是不是年租。江姜想租兩層的樓房,一樓開店二樓住人。
因著全家將搬到鎮上來,故而先去跟住在鎮上的外婆舅舅打聲招呼,再來選址。
孟氏未出閣前,很受父親寵愛,教她識字,送她去鎮上學費最貴的十繡坊學刺繡。可惜幾年前孟父重病去世,孟氏悲痛欲絕,一年後才從喪父的悲傷中走出來。
孟氏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哥哥在富戶家當賬房,比店鋪賬房先生掙得多。姐姐嫁在鄰鎮。
哥哥在外面做事,下午酉時才能回。嫂子羅氏坐在家門口納鞋底,抬頭看見孟氏一家四口,揹著包袱整整齊齊站在眼前,心裡“咯噔”一下。
“沒過年沒過節的,怎麼全都來了?發生什麼事了嗎?”羅氏仍舊坐在凳子上,沒有起身迎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