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兜兜轉轉,回到原點 (第2/4頁)
風走了八千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開始。
我們習慣性將1號位稱之為組織後衛。
顧名思義。
組織後衛負責串聯組織球隊進攻,控制場上節奏,將球交給最適合進攻終結的球員手中,輔助隊友完成進攻。
後來。
1號位被稱之為控球后衛。
他們只需要負責把球帶過半場,再穩穩當當,將球交到隊核心心王牌手中。
就像猶他爵士名宿約翰·斯托克頓。
他只需要將球帶過半場,交給籃下卡好位置的卡爾·馬龍。或者透過擋拆配合,再將球送到卡爾·馬龍手裡就行。
再後來。
隨著一些天賦異稟的球員出現,1號位球員開始成為球隊進攻核心,他們既能串聯組織球隊進攻,又能成為球隊進攻終結點,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更偏向於進攻終結,成為隊內得分王。
1號位被重新定義。
如今對於1號位球員要求更高。
確切地說。
對每一個位置的球員要求更高,需要全能型人才,導致專精型人才越來越少。
以前我們可以看到像本·華萊士這種,進攻不行,防守拉滿,偏科極其嚴重的頂尖藍領球員。
只喜歡搶籃板球的“花大蟲”羅德曼。
不喜歡得分,只喜歡喂餅助攻的“基不攻”賈森·基德。
只玩騷,只玩花,一人拿球九人慌的“白巧克力”賈森·威廉姆斯。
如今籃球時代,很少看到絕活哥,極少有那種,將某項技術,練到極致的球員。
投籃能力值高的球員,更被教練喜歡跟認可,得分能力出色的球員,更被教練青睞。
因而。
現在NbA聯盟,並不缺少優秀得分手。
可卻缺少頂尖進攻組織者,會組織串聯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或者說專注於串聯組織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
可我們需要那樣的球員。
尤其當巨星抱團成風以後,一個球隊擁有好幾個強力得分點時,該如何分配球權,成為一個難題。
你得確保每個核心巨頭,都得到相應球權,還要讓這些核心巨頭打舒服,還得把他們串聯組織在一起,使他們能發揮出1+1>2的威力。
拉簡·隆多退役後,善於組織串聯球隊進攻的1號位,就只剩克里斯·保羅一人。
儘管傳統意義上的組織後衛,逐漸消失在球迷視野中,可兜兜轉轉以後,他們以全新姿態,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
就像小球盛行以後,“人類五花肉精華”尼古拉·約基奇,幾乎殺穿NbA聯盟。
尼古拉·約基奇算傳統中鋒跟現代中鋒的結合體,屬於多面體中鋒,可他最強殺手鐧,仍是傳統中鋒技術。
尼古拉·約基奇中遠投殺不死人,他強在油漆區內,基本沒有對手。
一對一。
很少有球員,能將其防住。
一旦對方包夾協防,他還能將球傳出去,助攻隊友輕鬆得分。
如今還有人質疑奧尼爾籃下統治力,還會問出他能不能,統治如今這個時代。
單論進攻。
尼古拉·約基奇籃下殺傷力,頂多達到奧尼爾巔峰時期六成水準。能制裁奧尼爾的,只有裁判吹罰尺度,以及砍鯊戰術。
就如今NbA聯盟這些軟蛋中鋒,除了倒地假摔,造奧尼爾進攻犯規,沒有一個能抗住奧尼爾衝擊,奧尼爾掛著他們暴扣都行。
現在說中鋒時代再次來臨有點過分。
但NbA聯盟未來一段時間裡,能夠拿下總冠軍的球隊,陣中必然要有一名強力中鋒。
中鋒時代一旦來臨,組織後衛的春天即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