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扶漢救國的事,能叫騙嗎? (第1/3頁)
不屈青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期待好奇之下,曹操快速開啟了書信,粗略的掃了一眼。
自動過濾掉了那些酸詩情話,快進到了今日堂上所言。
“我聽聞了今日公達所言,才算明白為何你們徐州能安定下來,並且百姓,士族,都支援陶謙。”
“他所用之策,應該是制衡之策,提拔士族以內政,拉攏庶人行商賈,又自帶丹陽兵馬鎮境內安寧。”
“如此三方制衡,方可保境平安,也正是因為如此,陶謙一死,徐州必亂!!”
“桃兒應速速離開徐州,天下只有一個地方可得平安!就是我的心裡。”
“唉喲……”
曹操閉起了眼,微微向上抬了一下頭。
難受。
猝不及防。
我已經儘可能的在避開了,但這些話宛若暗箭傷人,不知何時從什麼地方就爆射出來。
完全不管人受得了受不了。
還你的心裡。
我遲早給你心口插上一把刀子!
“但他所言,確實如此?”
曹操眉頭緊皺,在頃刻間就已想通。
嗯……的確如此!
他微微點頭。
認可了荀瀟的推斷。
看來,此前他已經有所猜測,但在今夜聽見了荀攸詳細的情報,分析等,才算是確信如此。
陶謙治徐,是以自身為主,制衡多方之人,一旦他不在了,整個徐州便是一攤渾水。
徐州內政,人事等等以士族為首,商賈卻居多,這兩方都不會讓任何一方坐大,陶謙就可以將他們牢牢的握在手中。
說白了,這兩個階層之人,都不願徹底被打壓下去。
士族延綿數百年而不衰,地位尊嚴不可丟。
商賈積蓄錢財,廣交賢友,為的也是在亂世之中改頭換面,從商賈世家轉變為功勳之族。
他們只能依附於陶謙左右,聽其任用,互相鉗制,這其中,就是以他的丹陽兵為主。
“唔……不愧是文伯。”
曹操暗自點頭。
“一句話點醒了我,雖然此節並不難想,但是初想到這一點,卻要繞些路途。”
他嘴角上揚,心情大好。
想通了此節,明年之軍備內政,各地政策,招募兵馬的方向也都有了。
而且這與志才所劃定的方略並不衝突,同樣是以兗州為本,擴其徐豫。
橫貫黃河以南,得渡口以拒袁紹,徐徐圖之北地。
取徐。
……
半夜,曹操到了後院內,發現憲兒所在的偏廂房還亮著。
很敏捷的揣著書信走了進去。
在門口頓住身形,房內的曹憲穿粉色裙袍,斜坐在臥榻上,伏於案牘上在看著什麼。
曹操擺手喝退了左右婢女,舉步進入其中,緩慢到了曹憲身前。
一個陰影擋住了光線,曹憲登時抬頭,神情有點閃爍。
看清來人後,立刻尷尬的笑了笑。
“父親。”
“書信看了多少?”曹操儘可能讓自己聲音柔和,畢竟也不想讓女兒認為是威逼。
“差不多看了,所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實在是好詩,卻還不成文,文伯兄長當是個淡泊名利,有情有義之人。”
曹操頓時一愣,心臟彷彿被一隻手猛然抓了一下又放開。
“誒不是……我不是讓你看這個,只是憲兒可否與之回信?”
回個信你情深義重的幹什麼!
你看我這麼久了,回信都多少次了,我內心有過哪怕一絲絲的古怪心思嗎?
並沒有嘛!
就是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