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第1/2頁)
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柏十七江湖兒女不拘小節,救助過的可不止俞昂一人,當下道:&ldo;不必客氣。&rdo;
趙家兄弟聽得柏十七要出去住,自然也要同行,一行人不等烏家人反應過來,俱都出了烏宅,跟著柏十七去尋落腳的地方。
第44章
江蘇漕幫在兩淮沿岸都設有聯絡點, 柏十七前腳在外面客棧傳過訊息,後腳就有下屬前來拜見,連宅子都幫她賃好了, 恭恭敬敬請她住進去。
&ldo;上次見到少幫主, 還是去年在蘇州給幫主拜年的時候, 沒想到少幫主有空來寶應。&rdo;
柏十七平日瞧著沒正形,但對著下屬的時候還是很靠譜的:&ldo;來寶應辦點事兒,怎麼我聽說寶應前些日子生亂了?&rdo;
那漕幫漢子年約三旬,方正紫紅的臉膛, 粗手粗腳,扔進人堆裡都不打眼, 看起來只是街邊尋常的苦力漢子,說起話來倒是有條理:&ldo;少幫主訊息靈通,前幾日黃家的官鹽店被砸了, 等到縣衙派人來的時候, 裡面的官鹽早被搶了個乾淨,至今還未尋到主謀呢。&rdo;
趙無咎與俞昂都豎起耳朵聽,柏十七倒是問到了點子上:&ldo;鄧三哥可知道為何近來私鹽販子都不見人影了?&rdo;
那漢子姓鄧,家中排行行三, 碼頭上的兄弟都尊一聲鄧三哥,被柏十七如此稱呼, 連道不敢:&ldo;少幫主喚我一聲鄧老三便可,小的哪好跟少幫主稱兄道弟。&rdo;他笑的敦厚,但眼神裡卻透著精明, 目光掃過左右,吞吞吐吐道:&ldo;這事兒吧……小的倒是略有耳聞,只是不便外傳。&rdo;
言下之意很明顯,趙無咎等人乃是外人,不太適合分享訊息。
趙子恆更是不見外:&ldo;我與你家少幫主是兄弟,還是趕緊說吧。&rdo;
鄧三老猶豫了一下,沒吭聲。
柏十七:&ldo;無妨,這幾位都是至交,況且那是鹽幫之事,與咱們漕幫無甚牽扯,鄧三哥但說無妨。&rdo;
鄧老三:&ldo;私鹽販子不見蹤影,聽說是有緣由的,道上都在傳,前段時間京裡派了名大官兒來清查兩淮鹽道,多大的官兒不知道,但那倒黴官兒才踏上兩淮地界就遭遇了好幾波水匪,最後被沉進了河裡餵魚。&rdo;
沉進河裡餵魚的倒黴官兒俞昂:&ldo;……&rdo;
&ldo;一個倒黴官兒,沉河就沉河,與私鹽又有甚相干?搞的大家都吃不起鹽,非要跑去砸官鹽店?&rdo;柏十七眸中笑意微閃,若有似乎掃過俞昂,愣是從他一臉方正的表情裡瞧出了不可思議,還故意說:&ldo;俞老爺有何高見?&rdo;
俞昂忍無可忍,臉憋成了豬肝色,還是沒辦法對救命恩人視朝廷法度如無物的行為裝聾作啞,還好心向這位法盲普法:&ldo;柏少幫主,私鹽泛濫於國家稅收無益,地方官怎可如此縱容私鹽販子?若是被上面查到確鑿證據,是要丟烏紗帽的!&rdo;
鄧老三聽這口氣有點不太對,謹慎的住了口,不過他家少幫主很快就堵住了這位俞老爺的嘴,且還顯得有點諷刺:&ldo;是啊,上面的人只管稅收,哪管百姓死活?官鹽價高到離譜,百姓吃不起與他們這幫居高堂的官老爺有甚相干?一個個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姿態,只管點算稅賦收上來的銀鈔,怎不知點算一番民間百姓的人頭數?因缺食鹽而患疾的人數?果然銀鈔才是根本,百姓不過是螻蟻!&rdo;
俞昂半生忠君體國,熟讀律法,受理多少特殊的訴訟案件,只差被人送一副&ldo;俞青天&rdo;的牌匾掛在家中,連皇帝陛下也時常誇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