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第1/2頁)
藍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皇后都快把賢良淑德四個字刻在臉上,時時向世人展示,被她帶大的端王將她的教導銘記於心,禮節上是再不會錯的,公眾場合見到張大將軍該問好問好,該請安請安。
張承徽的目光在少年皎如明月的臉上掃過,好像當真很疼愛眼前的便宜大外孫子,彷彿昨兒宣政殿上唆使手下人攀咬端王的不是他一樣,心疼的說:「老夫還好,端王倒是清減了。殿下這一路辛苦了,你一向身子骨不大好,等回頭外祖父吩咐你外祖母給你準備些補藥,讓府裡的下人好生侍候著調養一陣子,可別年紀輕輕落下什麼病症。」
「多謝外祖父關心。」
其後趕來的官員們聽到這對老小的對話,張承徽一系的好像得到了某種暗示,覺得端王要敗,往後大約也只能龜縮在王府裡養病,心裡暗暗高興。也有向來不搞結黨營私的如廷尉範響、大司農桑鏡誠等人便覺端王深藏不露,小小年紀與老狐狸張承徽周旋也不露怯,出去歷練一番到底是長成了,可堪大任。
總歸金殿上升堂,堂下官員懷了百八十種心思,皇帝打眼掃過去,內心十分複雜。
第三十章 你死就死了,怎的連私帳也不……
舒州此行押送回京的嫌犯足足有上百號人, 這還不包括被端王殿下在當時解決的。其中除了聞垚的心腹官員,聞氏子弟也佔了一半。
秦佐押送嫌犯入京的時候,光涉案的卷宗就是好幾箱子, 除了案情描述還有當時的嫌犯口供, 證人按過手印的證詞等等,總歸光是要過堂全部審下來, 估計從皇帝到大臣一個月內都不必幹別的了。
皇帝既然發了話要公審,最後能拎到皇帝面前的也就四五人, 外加被眾臣彈劾的端王及其一干從人, 杜歡也算一個。
端王被彈劾的罪名多且繁, 最大的罪名還是勾結匪首跟虐殺聞垚, 皇帝便先拿親兒子開刀,主審官是廷尉範響, 出了名的鐵面無私。
他能坐到廷尉的位子上,自然深得皇帝信任,不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凡事只以大燕律法說話,一張臉拉出來就讓人不自覺的安靜了下來。
為著審案方便, 皇帝特意允准內宦擺了桌案方便範響審案, 端王頭一位過堂, 站在一旁回話, 對所有彈劾的罪名予以否認, 並且強烈要求皇帝徹查朝中瀆職受賄與聞垚暗中有勾連的官員。
此言一出, 滿朝皆靜。
端王從前就是個兩耳不聞朝中事, 關起門來一心養病的閒王,可是去了一趟舒州回來,竟然開始伸出了爪子——這是張承徽今日最直觀的感受。
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端王此前的事不關己到底是裝的, 還是這次舒州回來被彈劾太過,引起了他的強烈反彈,所以才奮力一搏?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何況是皇子。
端王不同於昨日上殿請罪的和軟態度,今日公審極為強硬:「做兒子的惹的父皇不高興,這是家事,因此本王上殿請罪無可厚非,只是審問舒州一案卻事關千萬百姓的生計,此乃國事,不可與家事混為一談,更不可恂私枉法,置百姓生死於不顧。」
除了已經收歸皇帝案頭,剛剛被內宦捧下來交由範響審查的聞垚認罪書,端王又丟擲一個驚雷:「當日查抄聞家後宅之時,本王在聞大人的書房密室裡查到他的私帳,上面記錄著他這些年往京裡各府邸送的禮單,如果各位大人一時忘記了,不如由本王當堂念出來幫各位大人回憶回憶?」
皇帝:「……」
這個兒子到底還私藏了多少朝臣的把柄?
他花了一番力氣才把差點冒出來的笑聲壓了下去,肚裡腸子都快打結了,還壞心眼的去瞧張承徽的臉,果然不出所料,張大將軍的臉色很不好看。
先帝處事強硬,又是馬上帝王,江山傳到他手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