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使聽完一怔,半晌答不出個話。中國情形,遠的不提,單說秦、漢立朝以來,親族相殘的事,俯拾皆是,中行說所言,並非空穴來風。但這位漢使對匈奴風俗仍然嗤之以鼻,便繼續說道:&ldo;我中國朝廷,上下均熟知禮義,尊卑有序,進退有度,各種禮儀制度相當的完備。反觀匈奴,沒有禮儀觀念,在朝廷上亂鬨鬨的一片,沒有尊卑進退的秩序,君不君臣不臣的,真是不足以談禮義。&rdo;
中行說冷笑說:&ldo;匈奴人做事不同於中國人,沒有什麼禮儀上的約束,所以容易做;臣君之間關係雖然簡單明瞭但卻持久,不象中國那麼多的繁文縟節,徒然耗費精力,無所益處。&rdo;
漢使當然不服,兩人爭來鬥去的,辯來辯去,也沒辯出個名堂。中行說索性狗急跳牆,用威脅的口氣,對漢使厲聲說:&ldo;閣下不必多說了!不必喋喋不休什麼狗屁仁義,我大匈奴國只是看在漢帝國還送來的衣物美酒,還算稱意,這才放你們一馬。要是禮物豐盛、質量上乘還好說,如若不然,秋高馬肥時節,便派出鐵騎,蹂躪漢地疆土,踐踏農田稼穡,到時休怪我不講情面呢!&rdo;
說罷,中行說拂袖而去。
奴才仗著主子,狐假虎威。這就是大漢奸中行說的醜陋嘴臉。
中行說不僅竭盡所能破壞漢匈兩國的關係,而且還極力慫恿老上單於不斷在漢匈邊境上挑起爭端。
劉恆有些後悔。當初執意讓中行說充當和親隨行官前往匈奴,不想這個閹人居然惹出這麼多的是非,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劉恆委曲求全的外交政策,在國內引起強烈的反彈,招致了一些大臣的強烈批評,最激烈的責難,來自最有才華的年輕政論家賈誼。
漢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一七四年),時任梁國太傅的賈誼向劉恆上書,對劉恆的政府提出九項批評,其中可痛哭者一,可流涕者二,可長太息者六。這則奏章就是著名的《治安策》。
其中可流涕者二,就是對劉恆在對待匈奴態度上委曲求全的責難,賈誼寫道:
&ldo;天下的格局呈倒懸之勢。天子,乃是天下之首;蠻夷,乃是天下之足。匈奴人欺我太甚,前有嫚書之辱,後來縱兵侵掠,罪大惡極,對大漢帝國極為輕視不敬。可是我大漢帝國每年還要耗費大量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事奉匈奴。首足倒懸到這種地步,令人大惑不解,難道還能說國家有智勇之人嗎?這豈不讓人潸然涕下嗎?
守疆衛土的大漢精兵,不去征伐兇猛的敵人,卻用利兵強弓去狩獵野豬;不去剿捕反賊盜寇,卻在田間捕捉野兔。只想著一時的好玩,卻不想著國家所深藏的大患。大漢帝國對匈奴的恩德遠被千里之外,可是帝國的威嚴與法令卻得不到申張,這豈不是讓人潸然涕下嗎?&rdo;
劉恆有自己的想法。
劉恆是一位開明的皇帝,也是一個有著濃厚人性化色彩的君主,在他治下,&ldo;民生&rdo;是排在第一位,他下詔令,優待孤寡老人,減免百姓賦稅,廢除&ldo;誹謗罪&rdo;與&ldo;妖言罪&rdo;,廢除連坐制度,廢除肉刑等等。大帝漢國的強盛,始於劉恆,國家的財富迅速積累,休生養息的政策,使得國家從戰爭的創痍中得以恢復。
他小心翼翼地避免與匈奴的開戰,但他決不是一個軟弱的人。
對於戰爭,劉恆總是慎之又慎。
在劉恆即位後,帝國馬上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南部的藩國南越國的首領趙佗自立為皇帝,自稱&ldo;南越武皇帝&rdo;,與大漢帝國分庭抗禮。一時間,南越與漢帝國劍拔弩張,眼看一場大戰隨時會爆發。劉恆給趙佗寫了一封親筆信,力勸趙佗放棄皇帝稱號,其中有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