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己的過錯,最終在臨死前留下遺囑,傳位給孫子耶律延禧。
按理來說,皇位傳給嫡孫也是很合情理的常事,當時遼朝舉國上下都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但問題是,那時的耶律延禧雖然已經二十多歲了,可他卻對治理國家毫無興趣,也沒有什麼才能。因為他從小就生活在寵愛裡,隨心所欲,剛愎自用。等到登基後,更是隻知道一年四季到處打獵,使得國事日漸廢弛。
雖然還有一班老臣在極力維護天祚帝的權威,努力維持契丹一族對北地的統治。可這位天祚帝搞得實在太不像樣,他整日遊獵,飲酒作樂,荒誕糊塗,不理朝政,到處闖禍。朝堂之上漸漸的亦是奸臣羅列。時人評價雲:“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遠近生靈,悉被苛政。”“遼天祚帝拒諫飾非,窮奢極欲,盤於遊畋(打獵),信用讒諂,紀綱廢弛,人情怨怒,故金人乘其敝而攻之”
等到女真人起兵造反,掀起北地大亂之後,契丹朝廷上下雖然憂心忡忡,但也覺得在這一生死存亡的刺激之下,耶律延禧總該振作起來了。可是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他竟然成了一個更加不堪的逃跑皇帝,僅僅是御駕親征失敗了一次,就再也沒有了直面金人兵鋒的膽量,一次又一次地丟下百官和大軍臨陣脫逃——從上京逃到中京,從中京逃到南京(燕京),又從南京逃到西京(大同),接下來甚至逃到漠北。就這樣一逃再逃,最後竟然逃得生死不明:國還沒亡呢,可滿朝文武竟然找不到皇帝了!
如此懦弱無能的表現,讓舉國上下都掉了一地的下巴:這等懦夫到底是宋國秀才,還是契丹可汗?
記得在燕京當官的時候,耶律大石就曾經勸諫過這位天祚皇帝,希望他不要再逃避自己的責任,集結國內剩餘的全部兵馬與金人決一死戰。即使兵敗亡國,也不能辱沒了契丹先人百戰得天下的赫赫威名。誰知這位皇帝嘴上答應得很好,一轉身就又偷偷地帶著一群妃子和衛隊不知跑到哪裡狩獵去了。
天祚帝失蹤後,原本還在堅持的遼國大臣們也就此絕望,跑的跑,降的降,剩下的都是些無能之輩,匯聚在燕京城裡,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好像都在等待著樹倒猢猻散的那一刻。
眼看著大遼二百多年的基業,就要這樣極度窩囊地毀於一旦,耶律大石不得不站了出來,聯合奚人首領蕭幹、漢人丞相李處溫,代表遼國的各方殘餘勢力,一起擁戴皇叔耶律淳稱帝,在燕京建立臨時政權來領導抗戰。面對著宋軍和金軍的南北夾擊,他們這些契丹遺臣們苦苦掙扎了兩三年,最終還是兵敗覆亡了。
然而,當耶律大石好不容易逃出女真人的戰俘營,帶著一票兵馬突入草原,與耶律延禧會合的時候。這位天祚帝居然還要治他的謀逆篡位之罪!雖然透過一番交涉和威嚇,為了避免內訌,耶律延禧總算是勉強赦免了耶律大石,但卻又在條件完全不允許的情況下,不聽勸諫,對勢頭正盛的金人發起全面反撲……最終一敗塗地,賠上了契丹人在西北草原上的最後一點軍事資本,也讓自己成了俘虜。
至此,大遼帝國這艘歷經二百年滄桑的大船,就此分崩離析、徹底沉沒。
但曾經雄霸北方的契丹一族,儘管已是窮途末路,卻還要為生存而苦苦掙扎。
從那以後,又過了兩三年時間。耶律大石領著契丹最後的孤軍,困守可敦城,冷眼旁觀這世間的紛爭。
期間這天下的種種風雲變幻,讓他們這些苟延殘喘的契丹人看得目不暇接:
曾經攜手伐遼的宋金兩國,眨眼間卻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敵。
金兵的馬蹄僅用半年時間,就輕而易舉地踏過黃河,打到了那座繁華富麗甲天下的汴梁城下。
宋軍在河北與河東的戰績,居然比之前的遼國還要慘淡,一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