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祭祖正式開始,宣讀祭文 (第1/2頁)
胖達愛生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諸葛豐收就把需要祭祖的名單給讀完了。
諸葛村一眾人,只見祠堂正前方,由諸葛雲疏為首的七行隊伍,赫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佇列整齊,一眼望去,皆是朝氣磅礴地面孔。
一炷香後。
諸葛家的祠堂內,村長諸葛豐田作為司儀,就見他雙手捧著香高舉至天井,聲音嚴肅卻異常洪亮,頌曰:
“今日,七月初七,諸葛村所有諸葛姓氏的子孫皆攜帶親屬家眷,恭敬迎接列祖列宗受祭拜,請就笑悄簡位。”
這是祭祀之前必要做的一步,迎請祖先。
此話一落,瞬間,全場鴉雀無聲。
因著之前演練過的原因,諸葛雲疏作為主祭,首先接過了族長諸葛豐倉遞給她的五炷香。
在大夏,祭祀時,點幾炷香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規定,一般根據地方習俗來決定。雖說如此,但是真正意義上,在普通之家,如若舉行祭祀活動,基本不會超過七炷香。
懂的都懂,如七炷香一般用於特定的大型祭祀場合,還有九炷香,則是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敬意,一般用於皇家祭祀。
而在雲水鎮,像諸葛雲疏這般作為主祭之人,為表領頭作用,習慣於點燃五炷香,代表著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平衡,而像諸葛雲初和諸葛雲瑾等六十三名陪祭,則是點燃三炷香,這也是最常見的數目,寓意著對天、地和人的敬意。
諸葛雲疏恭敬地接過族長諸葛豐倉遞過來的五炷香,然後,開始焚香四拜。
而所謂的‘焚香’,其實就是用祠堂內的燭火點燃香品,‘四拜’,則是代表著一種非常隆重地禮節,簡單理解,就是人們常說的‘拜四方’。
諸葛雲疏遵循順序,先是朝著東南方向拜了三次,然後再次朝著正南,正西,正北三個方向依次拜了三下,等這些都做完後,也就完成了對四面八方神明的敬意了。
諸葛雲疏把手中的五炷香恭敬地插在香爐內,諸葛村的一眾族人們,只見祠堂裡香菸繚繞,燭火搖曳,給本就莊重的場地,又重新增添了幾分虔誠與敬意。
這時,諸葛雲疏突然轉過身來,面向諸葛村眾族人,從容淡定地從袖中拿出一張寫滿祭文的紙張。
她先是看了一眼人群,然後神色肅穆地宣讀起來:
【宣德四十二年七月初七,時值夏月,天朗氣清,惠風和煦,正值祭祖之佳期,吾等族中小輩諸葛雲疏、諸葛雲初、諸葛雲瑾,身為農家子女,自幼寒窗苦讀,歷經艱辛,幸蒙祖宗庇佑,於今朝考中秀才,衣錦還鄉,心懷感激之情,謹備清酒香帛,佳餚珍饈,率領家人及所有親族於此,虔誠拜祭於祠堂內,致祭於列祖列宗之牌位前而哀曰:
吾等祖宗,生於農家,世代務農,披星戴月,勤心勞作,耕種田地......雖生活艱辛,卻始終秉持勤儉持家,敦厚待人之本分,為吾等後輩樹立之榜樣......(此處省略誇祖宗的幾百字)
吾等自幼受祖宗家訓薰陶,深知讀書明理之重要,故發憤圖強,寒窗苦讀幾載,歷經科舉層層選拔,終不負所望,考中秀才,衣錦還鄉。
此成就,非吾三人之功,皆賴祖宗之庇佑和恩澤......吾等定不負祖宗期望,不拘於現有功名,繼續埋頭苦讀,修身養性,為家族爭光。日後,在吾等攜手努力之下,定然讓諸葛家族,聞名於整個大夏,甚至於周邊其餘小國......
今逢盛世,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吾等願祖宗在天有靈,九泉有知,繼續護佑吾等之子女,家家平安喜樂,戶戶興旺......
家族之後輩,事業有成,功成名就,長久不衰。家族之所有族人,老有所尊,幼有所愛。
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