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飛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之前的戰鬥中,都是步兵互相進攻、防守,或是宋軍攻擊金朝的城池,大金最拿手的騎兵卻未能派上什麼用場。這也和作戰的地域有關,前面的戰場都在黃河兩岸,那裡河流眾多,並不適合騎兵對陣。
如今宋軍已經推進到適合騎兵作戰的幽雲大平原上,騎兵對決就成為了必然。
大金也想借騎兵來壓制宋軍的爭勝勢頭,在這之前,除了岳家軍曾經獲得過騎戰的勝利,還沒有其它任何一支軍隊能夠在騎兵的對決中戰勝金人騎兵,更不用說是戰勝&ldo;滿萬不可敵&rdo;的女真鐵騎。
昨日,大宋天子的大纛和金帝完顏亮的龍旗都出現在了各自的軍營中,標誌著雙方的君主都已經親臨前線,準備決死一戰。
第八回 風雲起盡表忠誠 振國威宋金對決1
第一節
大宋重興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洪亮悠長的號角和激烈的戰鼓聲就像是要催太陽起床一樣,天色還未大亮就已經響徹在大平原上。
兩個國家的軍營都在收拾帳篷,不同的軍隊開始頻繁調動,黑夜中呈現著墨黑色的人流向著不同的軍旗下流動,細碎的腳步聲中,不時還傳出馬匹的嘶鳴,各種牛角號聲、鼓聲、鳴金聲不斷的響起。
天色終於漸漸的亮了起來,通紅的朝陽從東面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兩國的軍隊都已經踩踏著已經有些發黃的小草,有條不紊的依次排列在軍營的外面,在平原的兩邊排開不同的陣式,相距數十里的距離上遙遙相望。
宋軍此時擺出是三層交錯陣法。此宋軍的參戰兵力在二十六萬,但其中只有十七萬騎兵。以各支禁軍分成數十個方陣,步兵排列於前,騎兵分在兩側;三支近衛禁軍排列於後,中軍和皇帝的護衛位於正中,左右相連,左右翼的外圍為近萬輕騎兵遊走。
宋軍整個陣勢從東到西綿延十三四里,寬度也有七八里。
全軍陣勢列成,神色冷峻的大宋天子趙惇在由定義王趙平親領的龍威近衛禁軍騎兵的簇擁下,騎馬出現在天子龍紋大纛下面,節鉞儀仗在兩邊護衛。
數十萬宋軍將士看到天子的旗幟,山呼萬歲、震天動地、響徹雲霄!
心潮澎湃的天子趙惇,深吸了一口氣,向著戰場前方遠眺。
&ldo;嗚嘟嘟……&rdo;
聲震雲霄的號角聲響起,對面的金人激動的扯開嗓子吼起來,盡情地發洩著內心的熱情:金帝完顏亮的旗幟也出現在了大金軍隊的正中。
金軍共有二十九萬人,騎兵就有二十一萬,比宋兵騎兵要多,陣形又排列的較鬆散,東西綿延二十餘裡,遠遠望去隱隱有將宋軍包在當中的態勢。
戰事尚未開始,忽見對面一隊騎兵飛馳而出,直衝向兩軍正中,一越過中心地帶,為首的一名金人將領突然拉住了馬匹,那馬人立起來,馬上之人卻紋絲不動。
&ldo;好騎術!&rdo;定義王趙平自然知道這有多難,喝了一聲彩。
那名來到跟前的金人將領掃視了一下宋軍陣營,向著天子趙惇的方向大聲喝道:&ldo;大宋皇帝陛下聽真!我家皇帝在戰前想商議一事,不知陛下能否同意?&rdo;
&ldo;說!&rdo;
&ldo;自兩國定約以來,同存共榮,大宋妄自興兵,使得兩國軍民枉送性命,何苦來哉!不如罷兵休戰,我家皇帝仁義,自不會追究大宋背約之舉!&rdo;
&ldo;笑話!自大金南下攻宋至今,多少宋人百姓死在你等手中,現在居然來責備大宋背盟興兵,你們皇帝還真是皮厚如城牆。&rdo;不等天子趙惇回答,陣前的侍衛已經忍不住了,不客氣的堵了回去。
&ldo;不要嘴硬,你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