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高建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盜們將黑大頭重新拽到崖窯時,只待天黑,便去實施他們的下一步行動。黑大頭臨進崖窯前,轉過臉,沖這書生點頷致意,書生笑了笑,算是回答。
書生站在山坡上,沖強盜頭兒拱拱手說,他該走了。強盜頭兒聽了,竟有幾分留戀,他的手下,都是一些莽漢,今天見了這個知書達理的人,真有幾分喜歡;於是嘴唇動了動,想請那書生入夥;誰知搭眼看時,那書生已經像一個爬慣了山路的攔羊娃一樣,一聳一聳,飄出幾十丈開外了。這時他才記起,忘了問這過路客人的名字。
那文弱書生是誰?強盜頭兒忘了請教姓名,正在懊悔,不過聰明的讀者,見書生上山溜坬那疾步如飛的樣子,會斷定他是攔羊娃出身,繼而,對於他是誰,就有幾分估摸了。
那一年楊作新丟掉攔羊鏟,背起書包上學,掐指算來,到如今已經整整六年。六年間,黑大頭在賭博場上,黑天昏地地度日月的時候,他正在學堂裡上學。先在前莊上了四年初小,又在縣城裡上了兩年高小。高小畢業,回到家裡。楊作新的啟蒙老師,姓杜,人稱杜先生,是個北京大學畢業的大知識分子,溫文爾雅,知識淵博,楊作新深受其人的影響。楊作新高小畢業的這一年,省上在膚施城裡,醞釀成立省立膚施中學事宜,其時正值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黨推薦了幾位校董,共產黨推薦了一名校長和幾個國文教員,擔任籌備工作。原來這杜先生,是一個大共產黨,這次,被組織推薦為省立膚施中學的校長。得到通知時,他還在前莊小學。正要動身啟程之際,恰逢以前的學生楊作新來看他,天寒地凍,道路上也不安寧,因此楊作新自告奮勇,願意陪老師去一趟膚施城。
到了膚施城裡,山溝裡長大的楊作新,初次見了這花團錦簇般的地方,十分留戀。城裡比不得鄉間,街道又寬又平,鋪子一家挨著一家,那些來來往往的男人們,琉璃皮張的,長袍馬褂、中山服、西裝,他們的頭髮,也和鄉間的不一樣,光滑得可以跌倒蠅子滑倒蝨,城裡的女人們,穿著旗袍,高綰著頭髮,嘴唇上,就像家裡那隻愛偷吃的攔羊狗,總是紅滋滋的,腳下踩著高跟鞋,像鄉間鬧社火時踩著的高蹺。沒有見過世面的楊作新,看著看著,都有些呆了。這時候想起自家的吳兒堡,想起一輩子打牛後截的楊幹大,才明白了鄉下受苦人的可憐和卑微。
這時大約正是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中葉,國共合作之際,街上,&ldo;要求光明,要求進步,要求國家強盛,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軍閥割據&rdo;的口號聲不絕於耳。正在街上走著,迎面就會過來一支遊行隊伍,鑼鼓聲、鞭炮聲、口號聲,震得滿街筒子響,有多面彩旗招展,遮蔽了半邊天空,一個剪著短髮的小姑娘,像天女散花一樣,將印著革命內容的傳單,往人群中間撒。遊行隊伍走到人多的地方,往往就會停下來,隊伍中走出一個青布長衫模樣的人,站在那裡,宣傳共產主義主張,宣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並且掰著指頭,歷數自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犯下的種種罪行,和中國人民所受的種種凌辱。
楊作新的老師杜先生,就是共產黨方面這些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而且,在街頭集會上,杜先生有時也登臺演講。站在一旁的楊作新,看到平日溫文爾雅的老師,現在那神采飛揚、口若懸河的樣子,羨慕死了,崇拜死了。因此回到老師的住處後,他提出要跟老師走,他覺得共產黨那些主張,是真正為窮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願意追隨在杜先生的鞍前馬後,也鬧騰一番事業。杜先生聽了,很喜歡他的抱負,但是說,人要在社會立足,得先有個衣食飯碗才行,楊作新還小,是不是等省立膚施中學辦起來後,他先來上學,再增長增長見識,革命是件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既有轟轟烈烈,也有扎紮實實,重要的在於喚醒民眾,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