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願意嘗試著一點一點地開始做。每一次對他人的幫助,對自己傲慢的心態都將是一次洗禮。我在每一個細節上都意識到:與其說我在幫助他們,不如說他們也在幫助我。《聖經》中說: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
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
你摘葡萄園裡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命紀24:19-21》)
這幾天,我正在辛苦地打掃、佈置新居。離開父母為我營建的家已經五年了,第一次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定要收拾得漂漂亮亮的。下次你到北京,可一定要到我的小屋子裡來作客。那時候,我的小屋已經是一個寧靜的家園了。
寧萱,你信上說到了揚州的飲食,雖然只有寥寥幾句,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是一個貪吃的人,用文雅的話來說,就是&ot;美食家&ot;。所以,假如有一天來揚州,我會在你的陪同下開懷大吃一通的。
廷生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
六、寧萱的信
廷生:
好些天沒有給你回信了,其實多少還是有些失落的--再接到你的信時才驚覺,原來我一直有所期待。
第一次給你寫信時,其實我只讀了你的《火》之中有限的文字,而心靈的契合卻在那一瞬間點燃了我沉寂的眼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實在很奇妙,要有多遠,就遠得沒邊沒際;要近起來,又那麼沒有道理。
我覺得,在你的文字裡,我們&ot;心心相印&ot;。
你的恨和你的憤怒,都是來自於你的愛。你的書出版之後,你成了&ot;名人&ot;,有許多眾星捧月的場合。但我知道,你還是不快樂,你還是被孤獨所包裹。
記得墨西哥詩人帕斯曾經這樣分析孤獨的本質:孤獨有兩重意義,一方面是與一個世界隔離,另一個方面是企圖創造另一個世界。我相信,對你來說,孤獨更意味著後者。你的孤獨是暫時的隱退,以便重新投入世界。你的孤獨是一段準備和學習、自我考驗和磨練的時光。
你不能久居聚光燈之下,那樣會毀了你的。帕斯說,根據墨西哥古老的傳說,人們原來居住在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宇宙的&ot;肚臍&ot;那兒。後來,由於人類犯下了嚴重的罪行,被迫離開了。於是,這種&ot;失樂園&ot;的感覺便由此誕生。
孤獨是對回歸母體的渴望,是對歸屬樂土的渴望。人世間能夠克服孤獨的唯有愛。
正是在孤獨與愛此起彼伏中,我們得以成長。
在讚揚了你之後,我要批評你了,你不是說我是你的&ot;畏友&ot;嗎?
我讀了你的新書《說,還是不說》。很快,我就對你有失望了,因為我覺得你的一部分文字是&ot;敗筆&ot;--&ot;似水柔情&ot;的那部分。這樣說可能不準確,單論文字沒錯,文字很美;但就內容來講,你真的不該寫,或是不該發表。
平心而論,你真的還沒有愛過。
那怎麼會是愛呢?那只是一種青春的萌動,在那樣的年齡,你那樣的單純與真誠,無論哪個女孩子都很容易走進你的--只要一瞬間的接觸,或只因她離你近,因為無論如何,你的&ot;初戀&ot;必須有一個載體,你不是愛上了這個載體,你只是到了愛的年齡了,愛那段青澀而純真的日子,那樣不堪而刻骨的青春!
雖然我比你的年齡小,可讀到你這些文字時,我時常像老媽媽一樣搖著頭,又憐又愛地輕嘆道:&ot;唉,這孩子,他寫的愛會貽笑大方的,他還沒有真的愛過呢!&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