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趙老師”的法寶 (第1/3頁)
一萬隻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三十日,在京城留守的福康安剛一接到乾隆的諭旨,便趁著禮部準備關防的工夫,以兵部尚書、正藍旗滿洲都統的名義,調正藍旗火器營參領兩人、鳥槍驍騎參領五十人,管炮驍騎校十人隨他北上。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戰後,福康安便被提升為吉林將軍,對吉林那邊的情況也算熟悉,不過他在任上只呆了一年零五個月,就被轉遷盛京將軍。
自從慶桂和都爾嘉的聯名摺子發到軍機處後,福康安便找來輿圖,仔細檢視了很久。他最後得出的判斷和乾隆是一樣的,也認為鄂羅斯人早就渡海南下,侵佔了海邊的某處地方。
因為南海十四島每年都要派人巡查,所以他判斷鄂羅斯人肯定是趁著去年十月巡查的兵丁撤走後,便登上了熊島。這些人所求的,肯定是熊島上的皮貨和人參了。至於那兩個逃犯,估計是撞上了這些鄂羅斯人,之後便被其所用罷了。
只不過,福康安對於這些鄂羅斯人具體紮營的位置實在搞不清楚,只能等到了那邊之後再做判斷了。
清代的吉林將軍府所轄之地極為廣大。轄地內東西相距四千餘里,南北一千九百餘里。
僅就臨海的地域來說,東部的海岸線南北長達三千五百餘里,東南到希喀塔山濱海界二千三百餘里,東北至赫哲費雅哈濱海界三千餘里。
在這片將近萬里海疆的地域內,鄂羅斯人究竟會在哪呢?
因為此次欽差北上是皇帝特旨,福康安眼下又是紅得發紫。禮部負責鑄印的官員不敢怠慢,四月一日就派人送來了新鑄好的欽差關防。
接著,福康安又從兵部領了王命旗牌。
這個著名的王命旗牌,其實是由王命旗和王命牌兩個物件所組成。
整個王命旗用二尺六寸的正方形藍緞製成,旗幟兩面的正中用滿漢兩種文字繡著一個金色的“令”字。旗杆長八隻,通體漆成硃紅色,上面蓋有兵部的圖章;銀色的鏤空葫蘆形旗杆頂部下面,則用染成硃紅色的犛牛尾裝飾。
而王命牌則是用八尺長的椵木製成的一杆木槍,槍體同樣被漆成了硃紅色,槍桿直徑七寸五分。槍頭則是用榆木製成了一個令牌的樣子,染成黃色,兩面繪龍槍頭下是紅黃兩色的犛牛尾,犛牛尾下是一個上半部飾以木刻青色蓮葉的硃紅色圓牌,兩面正中同樣是金色的滿漢文“令”字。
在乾隆看來,雅爾哈和瑟爾丹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劫獄反獄,群聚抗官”的罪名,所以才頒給福康安此物。意思就是在便宜時可以就地正法。
領到王命旗牌後,福康安便不敢耽誤。他帶著火器營官兵和三百個裝備了火繩槍的親兵戈什哈,與海蘭察一起,順著東北路驛道,趕赴盛京。
此時的趙新,還不知道自己在熊島上搞的那一票已經引發清廷朝野震動,乾隆連福康安和海蘭察這兩位“滿清救火大隊”的正副隊長都給派來了。
不過乾隆這麼一弄,甘肅那邊已經爆發的回亂就不知道要靠誰了。
這廝此時正在給島國流民的孩子上課。
沒錯,趙新覺得與其費勁吧啦的教育那些成年人,不如由自己來教育這些流民的孩子。
他讓勝海舟起草的第二道命令(第一道是招募治安警)就是所有的流民孩子,只要未滿十五週歲,不論男女,全部都要上學。
話說現在到了北海鎮的這些島國流民家庭裡,基本上每家都有兩三個孩子。而且因為饑荒的原因,幼童很少能存活下來;能來北海鎮的,基本上都是九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
迫於趙新的威嚴和不聽就不給飯吃的威脅,很多不願意自家女孩子上學的家庭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服從。
經過勝海舟等人的統計,最後的適齡上學兒童竟然高達八百多人。
這一下可好,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