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澄發動了偷襲,這是一場兄弟鬩牆的大戲。
宮變僅僅維持了半個時辰,太子朱見澄用半隻手就把親弟弟朱見治的叛亂,給鎮壓了下去。
這場宮變,一直在朱見澄的眼皮底子下進行,朱見澄不是坐視不理,他甚至讓自己的嫡系心腹的太監,告訴朱見治,自己已經看到了他們的糾集,讓弟弟安生一些,朱見治不是對手,羽翼再豐滿一些挑戰才是正理。
年輕氣盛的朱見治,到底是不顧一切的發動了宮變,他認為自己可以贏,因為他覺得他比哥哥要狠的多。
京營大都督、成國公朱儀帶著不到五百人的京營,再加上二百緹騎的保護之下,就將朱見治等一眾生擒,而大明軍毫髮無傷。
朱祁鈺聽聞訊息後,沿途沒有逗留,火速回京。
景泰三十二年,朱祁鈺回到了他忠誠的順天府,在通州下了火車,大駕玉輅自朝陽門入京。
太子朱見澄帶領文武群臣在朝陽門內,迎接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回京。
“暴亂髮生在晚上子時,那時兒臣還在聚賢閣批閱奏疏,當時外面傳來吵鬧聲,緹帥朱驥率領緹騎二百鎮守,發生了交火,而後講武堂庶弁將參與到了拒敵之中,最後在成國公率領京營趕至講武堂外,將其團團圍住,逼迫了朱見治投降。”朱見澄在講武堂的御書房稟報了這次動亂的具體經過。
“朕說過很多次,批閱奏疏不要太晚,都子時了,你還在批閱奏疏。”朱祁鈺已經透過緹騎得知了宮變的整個經過,太子沒有描述他起到的作用,但是朱祁鈺知道。
太子在發生暴亂的第一時間,就穿上了甲冑,組織鎮壓宮變,朱驥是于謙的女婿,是個不知道該做什麼的老好人,但是太子告訴了朱驥該做什麼,這場宮變才沒有以悲劇收場,整個鎮壓宮變的過程,都是朱見澄在指揮,但是他一句不提。
朱見澄不知如何回答,其實他知道,只要蓋章,大明糾錯機制會發揮作用,不批閱到很晚,也不影響大明的正常運轉,他只是想要大明變得更好,所以才事必躬親。
至於對朝政產生疲勞,他並沒有那種感覺,反而始終有一種如履薄冰之感,坐在御書房,他才知道自己的父親這三十餘年,始終如一日的勤勞,是多麼的辛苦和艱難。
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重。
“一應逆賊流放自由城,為首的幾位大臣,全部斬首示眾。”朱祁鈺做出了對參與叛亂之人的處罰,他頗為鄭重的說道:“至於朱見治,待會兒你帶著他到太廟去。”
開太廟要做什麼,不言而喻,那裡死過一個稽戾王,稽戾王是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戰犯,朱祁鈺要手刃逆子,是他在聽聞暴亂之後,就已經做出的決定。
朱見治長歪了,這不是朱祁鈺缺少對孩子的關愛,是朱見治長大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偏差,沒有了胡濙,沒有了于謙,傳統計程車大夫教育之下,朱見治成為了一個一己之私至上的大明嫡次子。
朱祁鈺訓誡過幾次,為此還和已經五十歲的汪皇后發生了幾次爭吵,朱見治總是極為恭順的認錯,而後下次犯錯,更加隱秘。
“父親。”朱見澄聽到了皇命之後,第一次表現出不贊同父親決定的態度來。
“你這孩子,他篡的是你的皇位,朕回到京師,嫡子就只有他一人,即便是不給他太子位,難道朕還要老大回來?他在恆河河畔日子逍遙快活,才不肯回來。”朱祁鈺看著朱見澄猶豫,疑惑的看著朱見澄。
朱見治對朱祁鈺沒什麼威脅,就是朱見治真的在講武堂宮變成功,殺掉了太子,朱祁鈺回京,一根手指頭都能把朱見治摁下。
朱見治其實盤算的很清楚,他是嫡次子,是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是父親的小兒子。
宮變成了,他就是第一順位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