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第1/2頁)
悲劇初始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頓不算午膳,也不算晚膳的飯,吃得歐陽姐妹都有些累,但到底還是過去了。
晚上太后母子三人還會在一起用膳,但是歐陽姐妹則會在壽安宮偏殿裡陪著弟弟一起用膳,幾人並不處在一塊。
這安排著實讓歐陽靜鬆了口氣,現在只要不讓她再面對季博瀚,讓她幹什麼都可以。
這次歐陽姐妹入宮就真的無法在段時間內回家了,因為大軍回城,為了犒賞有功將領,也為了迎接胞弟歸家,所以仁輝帝特地設下宮宴,廣邀群臣並其家眷一起入宮赴宴。
作為景陽郡王府的嫡女,太后親封的鄉君,歐陽姐妹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用太后的話語來說,既然她們過幾日還得入宮,那還不如直接在宮中待到宮宴結束後再回去,一來可以免了她們姐妹二人的奔波之苦。
二來也因宮中並無宮妃,後宮事物都是太后在管,她老人家近年年紀大了,管起宮中內務已然有些力不從心,想著歐陽姐妹半月後過了生辰都十三了,是大姑娘了,再過兩年及笄後都該說人家了,這管家的本事怎麼著都得學起來,正好趁此機會讓她們留下來多幫幫她,學些管家本領的同時也減輕一下她老人家的負擔。
前世哪怕再不受寵,活得再艱難,歐陽姐妹也是學過些管家之道的。
雖然教導者並非孫雨柔,也非老孫氏,而是她們身旁的管事嬤嬤,但學過與沒學過之間,到底還是有些區別的。
所以,在此次宮宴的籌備之上,太后就驚喜地發現這姐妹二人著實幫了她不少忙,許多事情一點就通不說,有些細節還無需她多加提點,她們自己就懂。
如此一來,這場宮宴的準備太后不僅沒有如以前那般勞累,連底下的宮人們也對這姐妹二人刮目相看。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他們在面對歐陽姐妹之時,態度顯得更加恭敬了幾分,連帶著長期生活在皇宮之中的歐陽書都有些受益。
等到宮宴正式開始的那日,一切事物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的,無一不令眾賓客們感到滿意至極。
那些朝臣的夫人們聽聞此場宴會居然還有兩位鄉君們的手筆,也不由得對她們高看了幾分。
一與人提起她們來,更是讚不絕口,倒是給歐陽嫻與歐陽靜雙雙立了個好名聲。
看到這一幕,歐陽嫻與歐陽靜均在心中感念太后對她們姐妹二人的用心之深,比之親娘也不為過了。
聰慧如她們,怎會想不到太后其實是在利用此舉來給她們造勢,好讓她們今後的婚事可以多順逐幾分呢。
雖然她們出生郡王府,又得封鄉君,身份尊貴。
可喪母的女孩兒到底還是容易被人所看輕,也不被那些當家主母們所不喜,因為她們認為沒有母親教養的孩子品德才能定然有瑕。
如今有了這場宮宴,既證明瞭姐妹二人的能力,也為她們博了個好名聲,且喪母之事也非她們所願,所以今後此事對她們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了。
即便歐陽嫻與歐陽靜自認她們不需要利用這份名聲來搏一個好姻緣,但是這並不妨礙她們在心底記下太后的恩情,等待日後若有時機,定然是要報答的。
華麗的宮殿之上歌舞昇平,熱鬧非凡,諸位大臣與其家眷們均其樂融融地參與著這一場宮宴,有些家中有適齡子女的夫人們還開始藉此機會攀談而上。
而那些芳華正茂的公子小姐們更是端出了自身最好的姿態,準備在這宮宴之上邂逅一二良緣,或是叫上一二好友知己。
歐陽姐妹一紅一籃,穿上了同款不同色的對襟廣袖如意祥紋宮裝,精美華貴的宮裝之外還罩上了一件流雲紗衣,更加襯得那身衣物流光溢彩,仙氣飄然。
再配上姐妹二人一模一樣的昳麗容顏,更是顯得她們人比花嬌,傾國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