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神中,將其五花大綁奔往大牢。
報信的騎兵已經被抓走,而他手中的那份塘報,卻是已經掉落在地,被官差們踩踏得佈滿塵土。
塘報上的內容,字字句句,觸目驚心。
“左良玉病死江上,其子左夢庚領六十萬左營降清,建虜偽王多鐸駐軍懷慶,似有南下之意。”
“高鬥樞兵敗鄖陽,荊州、襄陽、鄖陽、武昌盡數淪為順寇之手,湖廣今已大部淪陷。”
“李自敬兵據武昌,距南京僅一江之隔……”
“臣黃得功效忠大明,效忠陛下,無論建虜順寇,自當誓死血戰,唯死而已。然而某部兵微將寡,大明三百年基業,朝不保夕,懇請南京發援兵救之,以解燃眉之急。”
“如若江北淪陷,順寇可朝發夕至,南京亦不保矣……”
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代表了大順軍與清軍血戰的一場戰鬥,都代表著無數大順軍將士在中原血戰的過程。
天下形勢,瞬息萬變。
清軍有多爾袞坐鎮北京,大順亦有李自成坐鎮西安,雙方都做好了爭奪天下的準備,只有弘光朝廷的江南,還沉醉在虛浮的繁華表現之中。
不知道此刻城內這些弘光朝廷的名士名臣們看見了這些,還有沒有心思繼續聲色犬馬下去。
同一時間,武昌。
前營的黑色旗幟高高飄揚,連日的大火,在武昌城中已經燒了足足三天三夜。
左良玉撤出武昌,臨走前一把大火,燒燬了這座西南重鎮。
等李自敬率領大順軍趕到時,武昌城的大火已經燒了一天一夜。
這些天裡,李自敬一直很自責。
他明明知道左良玉在歷史上會這樣做,但還是晚了一天,武昌城還是被燒了。
作戰畢竟不是打遊戲的沙盤地圖推演,說哪天到就可以哪天到,行軍路上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影響最後抵達的時間。
大順軍在湖廣雖然取勝,但明軍的潰兵數量加在一起,比李自敬的前營人數還要更多,容不得半點馬虎,一路而來,也是比較謹慎。
緊趕慢趕,最後還是晚了一步。
入夜,武昌城內的大火,將城外大順的軍營照得如同白日。
顧君恩信步來到帳外,看了看門外值守的親兵,詢問道。
“制將軍還沒有出來嗎?”
親兵微微頷首。
顧君恩轉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吳兆勝,兩人都是有些無奈。
自從來到武昌,李自敬已經將自己關在帳中兩天,一步未曾踏出。
大家其實心裡都明白,李自敬是在為沒能阻止左良玉火燒武昌而自責。
無論這種行為是故意驗出來的,還是真正出於內心,李自敬的這種做法,看在前營眾人眼中,無疑是與其他領兵將領顯得與眾不同。
亂世之中,他們這些人跟的隊伍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見得很多。
但那些領兵之人中,極少有能如同李自敬這樣,為了一座城被毀而自責的。
這樣的品質,在上位者中極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