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開上海之前,這本書就已經讀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後幾十頁。但我還是放不下它,就一起帶了過來。我看過這本書的同名日本電影,高倉健主演的,雖然劇情相差很大,但故事的核心還是一樣的。森村誠一筆下的男主人公,正適合高倉健來演‐‐
一個絕望的男人,人性與野性並存於他的身上,獨自一人與周圍的黑暗抗爭。說實話,我確實被這部片子感動了。
幾分鐘後,當我讀到《野性的證明》最後的倒數第二章時,忍不住念出了其中的一段文字‐‐
&ldo;現在,味澤乘著殺戮的風暴,以不可抵擋的勢頭橫衝直撞。他心裡覺得。長井洗劫柿樹村的那種瘋狂勁頭已轉移到自己身上。
對了!長井孫市的靈魂現在附到自己身上下,使那種瘋狂勁頭又捲土重來。
為了再砍倒一個而舉起斧頭時,越智朋子的面容浮現在他眼前,又立即和越智美佐子的面容重疊在一起。
你已化為幽靈。
被人忘記。
卻在我的眼前,
若離若即。
當那陌生的土地上。
蘋果花飄香時節。
你在那遙遠的夜空下,
上面星光熠熠。
也許那裡的春夏。
不會匆匆交替。
‐‐你不曾為我。
嫣然一笑。
‐‐也不曾和我。
竊竊低語。
你悄悄地生病,靜靜地死去,
宛如在睡夢中吟著小曲。
你為今霄的悲哀。
撥亮了燈芯,
我為你獻上幾枝。
欲謝的玫瑰。
這就是我為你守夜。
和那殘月的月光一起。
也許你的腦海里。
沒有我的影子,
也不接受我的。
這番悲慼。
但願你在結滿綠蘋果的樹下。
永遠得到安息。
他想起了學生時代曾經吟詠不休的立原道造的那首《獻給死去的美人》一詩。&rdo;
在黃昏時分的幽靈客棧裡,血色的斜陽透過窗戶照在書頁間。我用氣聲一字一頓地念著這首詩,眼前似乎見到了一組唯美的油畫:在殘月與流星之下,一個早已死去的美麗少女,飄蕩在年輕詩人的面前。她活著的時候曾是詩人的摯愛,死去以後成了不散的幽靈‐‐不知為什麼,這首詩讓我想起了聊齋裡的某個古老故事。
葉蕭,我被這首詩震住了,從這些詩行間流露出來的情感是如此強烈,詩人對已化為幽靈的少女的愛戀、懷念、悲傷,彷彿透過凝結的文字,滲透到了我的心裡。讀完這首詩的一剎那間,我突然感到自己就是立原道造,他的靈魂正與我合而為一,悄然佔據了我的身體。我能感受到他深深的愛,還有難以抑制的痛苦。
不,我曾有過這種感覺‐‐獻給死去的美人。
沒錯,她確實已化為幽靈,在許多年以前的那個夜晚,我曾經是如此地痛苦,永遠地失去了她。現在,她的臉又浮現在我眼前,彷彿回到了我的身邊微笑著。葉蕭,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非常對不起,葉蕭,我不該提到她。
記得過去我曾經非常喜歡詩歌,讀過很多也寫過很多。至於立原道造的詩,我讀得並不多,我只知道立原道造是20世紀初的日本詩人,擅長寫十四行詩,具有田園和憂鬱的風格,可惜他的生命非常短暫,因為胸膜炎而早逝,年僅25歲。
僅管只剩下最後幾頁,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