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4/4頁)
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蹲在結凍的河面邊沿,不遠處十幾名年輕軍官不停地將手中長矛刺向冰面,很快就聽到冰面裂解的滲人聲音。
劉存望一眼不到百步寬的結冰河面,站起來拍掉手中的冰渣,對跟隨身邊的魯佩和程驥等弟子低聲解釋一番,下意識地望向灰濛濛的天空做出判斷:
“冰層厚度不足以承受兩隻腳的重量,但至少半個月內氣溫不會升高,冰面不會裂解,這對搭建浮橋非常有益。由於南岸的地勢起伏較大,相對於我軍所在的北岸,進攻面非常狹窄,我軍只需佔據南岸有利地形,修建一個能容納兩千步兵和八百弓弩兵駐紮的營壘,就能擋住上萬黃巾軍的攻擊,再加上修建浮橋連線北岸岸,彼此間可以快速調配相互支援,有效地將費縣之敵擋在許村以西。”
魯佩和十幾名師弟頻頻點頭,程驥大膽地問道:“師父,今天我軍的突然行動,是否體現了師父之前所講的儘可能避免在己方土地上交戰的原則?”
劉存拉過樂哈哈的王杞:“這一點你師伯最有發言權,他當初戍守雁門關,一守就是六年,沒少和呼嘯而來的胡人騎兵打仗。”
王杞欣然將自己經歷過的三次雁門血戰緩緩道來,最後非常痛心地總結:“正因為我大漢軍隊的戰鬥力和移動速度輸給胡人,才使得雁門以內的大漢百姓慘遭胡人騎兵的搶掠和屠殺,每次胡人騎兵破關而入,都有成千上萬大漢軍民遭受荼毒,因為戰場就在咱們土地上,甚至抵達距離長城數百里的南面縱深地區,胡人騎兵所過之處不但血流成河,就連田地裡的莊稼都遭殃,不是被胡人放馬吃掉,就是被他們殘酷地縱馬踐踏。”
王杞停頓片刻,對憤恨難耐的少年大聲說道:“此次我軍突然前出四十里,主要是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也有政治上的原因:一、我軍積極進取,能獲得民眾支援,也能讓國君和文武官員以及周圍各縣的名士賢達放心;二、春耕已到,我軍前出四十里,身後上百萬畝的田地就能獲得耕種,上百萬畝啊!哪怕一畝只收一石糧食,也有百萬石,能養活多少人啊?若是過了季節,沒了百萬石糧食,今年會有多少人賣兒賣女餓斃路旁?所以,為將者不但要計算軍事上的得失,也要計算民心的得失,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少年們記住了王杞的話,哪怕一時半刻不能領悟更深一層的含義,王杞的話也如同一顆顆種子,灑在他們的心田上。
劉存就這樣抓住每一個機會,向弟子們傳授自己的治軍治民理念,儘可能讓弟子樹立以民為本的思想原則。
夜幕降臨,擔任警戒任務的兩千騎兵陸續回營,養精蓄銳的數百斥候再次出擊,五千步卒回到挖出壕溝豎起來原木的村中進食,然後進入空曠的屋子裡休息。
午夜時分,營壘的主體建好,一萬青壯開始以三班輪流的方式休息和勞作,劉存依然率領他的弟子們,舉著火把圍繞不斷堆高夯實的營壘外壁,向弟子們實地講述壕溝營壘在野戰中的意義、所要達到的目的、快速構築的方式、土木工程量的計算、勞動力和物資的統籌安排等等。
次日凌晨,兩名衣衫襤褸的中年漢子艱辛地躲過一輪又一輪官兵斥候和騎兵的搜尋,鑽過密密麻麻的灌木叢,如壁虎一般爬上西南面的高崗。
當兩人緩緩伸出骯髒紊亂的腦袋,睜大滿是血絲的雙眼眺望三里外的許村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震驚得差點驚叫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六十五章 鬥智鬥勇(上)
“這怎麼可能?”
剛從南武陽趕回費縣的渠帥徐和與副帥司馬俱大吃一驚,這兩位青州樂安(今山東廣饒)豪傑在黃巾起事時還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