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到鹹豐十年,鹹豐帝倚仗八旗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在與太平天國作戰的過程中,八旗兵和綠營兵受到嚴重的打擊,江北、江南大營不堪一擊。鹹豐六年,江北、江南大營就被擊潰,欽差大臣向榮斃命,另一欽差大臣託明阿被革職查辦。同年,太平天國內部發生內訌即天京事變,清軍乘機重建江北、江南大營。可是江北大營在鹹豐八年又被太平軍陳玉成部擊破,統帥德興阿被革職;江南大營也在鹹豐十年被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聯軍摧毀,主帥欽差大臣和春落水身亡。與此相反,湘軍在曾國藩等人的著意經營下,實力逐漸增大,成為清政府對付太平軍的最有力的武裝力量。在這種嚴酷的事實面前,鹹豐帝不得不重新衡量湘軍的力量和作用,肅順等人也極力保薦,鹹豐十年六月二十四日,鹹豐帝不得不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兼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大江南北水陸各軍悉歸其節制。至此,鹹豐帝經過多次的挫折和打擊,才最終被迫打破了清王朝抑制漢人的傳統祖制,真正開始重用曾國藩,給予他實權。
戰爭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作後盾,物質力量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爭雙方的勝負。對此,鹹豐帝是清楚的。鹹豐帝為了鎮壓太平天國,不惜一切代價,他表示:&ldo;朕不惜千萬帑金,只需全力剿辦。&rdo;可是,在太平天國興起前夕,清王朝的財政已經十分困難,而太平天國起義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需大增,清王朝的財政更是捉襟見肘,難於應付,所以解決財政困難就成為擺在鹹豐帝面前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太平天國興起以前,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地丁、鹽課、關稅等項。為瞭解決軍需,鹹豐帝首先從原有的財源入手,進行了一些整頓和修改,以進一步擴大收入。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急劇增長的軍需開支。於是鹹豐帝在其屬臣的幫助和策劃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廣開財源,主要有捐納、鑄造大錢,發行鈔票、徵收厘金等等,其中尤以厘金最為重要。所謂厘金,是清政府新創設的一種商稅。厘金又分行厘、坐厘兩種,也就是過境稅和營業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幫辦揚州軍務雷以誠、採納幕客錢江的建議,向揚州仙女廟等處的米行抽釐,半年竟收款達2萬多貫。鹹豐帝接到奏報後,認為此法甚妙,於鹹豐四年批准在河南、江蘇等地府州縣廣泛推行。後來,在大臣們的建議下,鹹豐帝逐漸擴大抽釐的範圍,於鹹豐七年推行於全國各省。這樣厘金就成為一種普遍而持久的財源,為解決清政府的財政困難起了很大作用,當然也就增大了人民的負擔。
正當鹹豐帝為鎮壓太平天國使出渾身解數而心力交瘁的時候,鹹豐六年九月下旬,英國以&ldo;亞羅號事件&rdo;為藉口,進犯廣州,其後法國也以&ldo;馬神甫事件&rdo;為口實,與英國狼狽為奸,一起對中國進行侵略,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面對列強的侵略,作為一國之君,鹹豐帝當然不希望列強來掠奪自己的權益。然而,太平天國運動極大地牽制了他的精力,使他不敢放手去對付外國侵略者。面對內外兩種壓力,鹹豐帝感到力不從心,從內心深處發出了和戰兩難的感慨。於是,他採取了一種具有很大伸縮性的政策,那就是軟硬兼施,恩威並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剛剛在廣東爆發,鹹豐帝就諭令兩廣總督葉名琛說:&ldo;此次開釁,不勝固然令人擔憂,也有損國家體面;勝則洋人必來報復,奔赴各口訴冤。現在中國境內尚未安平,豈可在沿海另起風波?&rdo;根據這一想法,鹹豐帝命令葉名琛要靈活掌握,如果英人自悔返悟,就要設法駕馭,以泯事端;如其仍恃強欺人,斷不可任意遷就議和。事隔一年,即鹹豐七年十一月,英法聯軍攻入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也被擄走。鹹豐帝接到奏報後,十分震驚和氣惱,尤其是葉名琛被擄,使他感到大清王朝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立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