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個賢良方正。
“賢良方正”即“賢良文學”。賢良是已經取得功名的儒生,文學是在某種學問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他們都不是國家的官吏,而屬於民間的知名人士。換言之一種更通俗的說法,這是一群憤青。
“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型的儒生是武帝朝用世儒生的主流。
這些酸腐並沒有促成儒家學說在政治領域的統領地位。而這些儒生飽讀聖人之言,胸懷平治天下之大志,又耳聞目睹武帝各項政治活動長期持續所造成的民生苦難。心中漸漸積累強烈的政治批判意識,一旦機緣巧合,滿腔憤怒必將噴湧而發。
霍光給了這些滿懷理想、空談治國的腐儒一個機會,不得不說,這一招借力打力實在是漂亮。
在鹽鐵會議上,賢良、文學與桑弘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他們對桑堅持的外事征伐、內興聚斂、嚴刑峻法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批評,並由此廣泛論及武帝朝民生、吏治、社會風俗諸多亂象。
這使得這場辯論賽,御史大夫桑弘羊無疑處於下風。
嘆了口氣,田千秋整理了發冠和朝服,坐著小車緩緩步入會場。與其說他是這場會議的主持人,倒不如說是和事佬。
這場歷時整整五個多月的會議他很少發言,只是在雙方辯論激烈的時候,講一些折中調解的話。
他為人樸實敦厚卻真的是年老,早已沒了當年替衛太子上書訴冤的滿腔剛直熱血。
其實,車千秋是贊同霍光的。他很清楚大漢經不起折騰,與民生息為重,卻也實在被那幫子賢良方正吵的頭疼,還是做箇中間方,由著他們鬧騰吧。
“小生見過車丞相。”一位弱冠之年的年輕人走了過來,伏身行了拜禮。
青年眉目舒朗,身段修長筆直,乾淨帥氣,端的是一表人才。
田千秋讚許的點了點頭:“茂陵令有禮。”
青年莞爾,陽光溫暖,側過身為老者推車。
富平侯田千秋本姓田,因為他年老,皇帝善待他,朝見的時候允許他坐小車進宮殿。所以被尊稱做“車丞相”,後來連名字都被人叫做是“車千秋”了。
將車千秋推至會場,霍光早已在一旁靜候。他穿著嶄新的朝服,不急不躁的安排會議,顯得有條不紊,自信非常。
魏相扶著田千秋在席上跪坐好後,向霍光作揖見禮:“小生拜見大將軍。”
霍光點點頭,他對魏相的印象並不深。只看過會議初期他身為賢良所獻的對策,只知道這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
看著魏相緩緩入座的背影,霍光喃喃:“魏相,字弱翁。二月初這儒生還不過是被推舉的賢良,如今竟做了茂陵令了?”
田千秋看著霍光笑了笑:“這儒生可不是普通人。早年就研究《易經》,曾為郡卒史,後被舉為賢良,因以對策的高明而被陛下任為茂陵令。卻不曾想,初來長安這小子就懲辦了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門客。一時縣中震動,治安大定。”眼中閃過欣賞,喂然嘆曰,“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儒生?”霍光對此不置可否,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腐儒本性大抵如此。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飢寒,喜妄說狂言,不避忌諱。他們自以為以德治國,仁義之材,卻不過閱歷尚淺,天真的可憐。光可不贊同丞相所言。”
車千秋不予回覆,只搖頭輕笑。心忖:憤青、酸儒誤國不假,可輿論有些時候才是最可怕的。子孟為桑、霍之爭利用儒生卻不予重用,只怕日後會有苦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