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張劍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蕃,這個名字在漢末是很響亮的。
如果說李膺的抗爭多少還有點為豪門大族爭口氣的意思的話,那麼陳蕃的抗爭則是很單純的‐‐國家為重。
陳蕃字仲舉,淮北汝南人,少愛讀書,名言:&ldo;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rdo;由此引發的成語:&ldo;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rdo;。那個時代光讀書不行,書要讀得多,品行也要好,這兩樣都達到了,名氣自然就大,何況陳蕃的祖父曾任河東太守,雖說到了他這一輩家道中落,但宦門之後的書香氣還在,終於在二十歲上,陳蕃在朋友的舉薦下以孝廉入仕,做了郎中。
當李膺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到處剿滅為非作歹的宦官子弟時,陳蕃正在做樂安太守,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同僚們都在逃命,便問緣由,得到的答覆是:快跑吧,朝廷派人來審查政績了!
陳蕃很奇怪,便問:審就審他的,跑什麼?
同僚們說:此次不同,因為來的人叫李膺!
陳蕃說,那你們趕緊跑吧,我不走,因為我沒有貪汙過一分錢。
不久,同僚們又回來了,說快出去迎接吧,貴人來了。
陳蕃問:誰?
同僚說:大將軍梁冀的使者(其時梁冀尚未倒臺),奉將軍之命來讓你辦點事。
陳蕃說:等他來了再說。
一會兒有人稟報:大將軍使者求見。
陳蕃說:不見,我是國家的太守,不是某人的家奴。
過一會兒又來稟報:大將軍親自來見!
這次陳蕃反應很快,蹦起來就往外走,趕緊去迎接。雖說骨頭要硬,但心眼也不能缺,凡事講究個度,剛正不阿沒有錯,可絕不能呆板。
走出去一看,梁冀連影子都沒有,還是那個使者坐在位置上安然品茶。
陳蕃問:大將軍呢?
回答:不這麼說,你能出來麼?
於是乎,陳蕃大怒。
誰都可以戲耍,唯獨讀書人戲耍不得,聖賢子弟,豈容戲謔?不教訓教訓你真是有辱先賢,隨著陳蕃一聲令下,皮鞭子劈頭蓋臉就甩了下來,一陣哀嚎之後,使者被活活打死,陳蕃也光榮離職,被貶為縣令。
這就是陳蕃,一個純粹的人。
順帝死了,梁冀上臺,接著梁冀死了,宦官上臺,風風雨雨幾十年裡,李膺在成長,陳蕃也在成長,當李膺做了司隸校尉時,陳蕃已經做了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名列一品,此時的陳蕃已經是帝國第一大員了。
當宦官們將給李膺定的罪狀交給陳蕃時,陳蕃輕輕說了三個字:我不簽。
可以這樣說,宦官們對爭權奪利確實很在行,對官場生存也深有心得,但有一個領域他們不瞭解,那就是文化界。
京師文化界乃全國文化界鰲頭,而京師文化界有兩個著名的領頭人,一個是李膺,另一個,就是陳蕃,二人自始至終就是一個戰壕的,閹宦們拿著誣衊李膺的罪狀去找陳蕃簽字,此正是冤家路窄,就好比逮捕陳獨秀,卻去找李大釗批准一樣,實在是找錯了人,拒絕率百分之一千。
陳蕃拒絕簽字後,個人聲望抖漲,京師太學生幾乎打出標語,上書&ldo;不畏強權陳仲舉&rdo;,要求朝廷放人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鬧得甚是兇悍,雖說如此,有道是書生造反三年不成,宦官們根本不當回事兒,因為他們有槍桿子。
太學生們的主要本事有這麼幾類:
1、 上書苦諫;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宦官亂政,這還了得?故雪片般的上書飛往朝廷,封封都飽含熱淚,字字都勸諫皇帝,希望其能夠近賢臣遠小人,中興社稷,富強國家,凡事親力親為,罷黜宦官,那真